笔趣阁

少年文学>极限大佬一心向学TXT > 第63章 极限野雪挑战赛五(第7页)

第63章 极限野雪挑战赛五(第7页)

甚至有人愤慨地说:“好端端地他突然跳起来干吗?”

摄像头不能很好地拍摄出赛道的复杂,在画面里一片白茫茫的赛道,平直宽敞,外行很难分辨。

抱怨声响起,但也有人在解释:“有坑看不见啊?如果掉进去丢掉的速度更多,你懂不懂啊?”

杭峰这样的处理是完全没问题的。

他唯一输的,只是输在了太过年轻上,被南村直人算在了前面。

好在丢掉的时间并不多,南村直人也就滑在他前面三米左右。

还是有机会!

杭峰咬着牙根,已经非常专注的注意力,再提高一个层次,达到极致。

甚至已经感觉不到时间,眼里心里只剩下前面的赛道,我应该怎麽滑,这样的速度下我需要怎麽用刃。

空间的流速变慢,是因为思维的运作在加快。

前面百米处3号道有个雪包,在雪包前还有两个小的雪坑,分别位于2号道和4号道的位置,自己应该怎麽做才能在避开3号道障碍的同时,还能避开2号道和4号道的雪坑呢?

那这中间斜滑到1号道耽搁的时间合适,还是从2号道和4号道滑过去划算呢?

以及,绕过3号道後,自己需要走哪条路?哪条路上的障碍最少,又不至于过于绕路?

一点点,一项项,一个个的,所有的数据提前在脑海里浮现,就像在参加学校的考试,他必须看懂题,找到正确的方式,不出一丝错漏的将解题的过程写出来,最後才能得出那最完美的答案。

还是去1号道吧。

虽然百米後的雪包滑过之後,还需要回到3号道,但是接下来有一个大回转,走1号道更有优势。

而且2丶4号道的雪坑虽然不深,但有点长,类似于波浪段,滑的再好都会多少影响速度。

就在杭峰做出往1号道滑的准备时,前面的两个人竟然也开始往右侧靠。

是了!

前面的雪坑太深了,这样有经验的老队员肯定在滑第一次的时候就已经做好了路线。

聪明的不是只有他和唐隽,有时候经验比智慧更重要。

南村直人滑在最前面,他的选择和杭峰一样,横跨两个赛道,冲向1号道。

朴树没有。

朴树落後南村直人两个身位,在南村直人在他的斜前方滑往1号道的时候,他却始终滑在自己的2号道上。

于是,一个有动作,一个没动作。

就那麽在杭峰的眼皮子底下,朴树瞬间就追上了南村直人,甚至几乎超越他。

很快,又因为前方不远过于波浪起伏的赛道,朴树的速度受到影响,再度落在了南村直人的後面。

杭峰滑在南村直人的身後三米,只差一点就能追上朴树。

两人的赛道紧紧挨着,从板头的位置可以看见,他和朴树的差距只有两个手掌长。

接着,就进到了大回转。

大回转是单板高山滑雪职业赛的一个单项,选手从高山滑下,需要以大于90°的角度,绕过预设好的旗门,以完成度最高,速度最快为标准获胜。

杭峰不是大回转的职业选手,但他是一名技巧运动员,而且从滑板速降的比赛就知道,他是一个对速度的敏锐度很高的运动员。

即便不如那些国际上最强的大回转选手,但也算是比较优秀的一类。

在前方出现大回转的瞬间,杭峰的大脑已经结合现在的速度和自身的能力,判断从最佳的过弯切入角度。于是千锤百炼的身体在大脑发出的指令的瞬间,精准地犹如复刻般的做出该有的姿态。

随後,滑板的板刃向内侧倾斜,板底犁进雪地里,继而滑出一道弧线。

以80迈的速度,1号道进,2号道出。

完美!!

就是单板大回转的国际教练出现在这里,也说不出一个不好来!

杭峰在速度滑的判断和控制上,太有天赋了!!

就连滑在前面的南村直人,也远远不如杭峰。

看的出来他也想要做到1号道进2号道出,但过于收力的结果,就是他没能完整地进入2号道,而是压在了1丶2号道的中间。

确实小角度的过弯,理论上距离更近。

可是在超过80迈的滑行速度上,想要维持这个速度完成一个小角度过弯,就算自己不想,速度也会骤然降下去。

于是,杭峰就凭借着一次完美的发挥,就那麽从南村直人的左侧,“嗖”的一声,超了过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