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第一百一十三章
这日晚间,月暗星稀,园中各处早早熄了灯,一片寂静。大观园东南角一带,假山石嶙峋,树木蓊郁,平日里便少有人至,入夜後更显阴森。然而,就在那太湖石洞深处,却隐隐透出些微光亮,并夹杂着压低的絮语之声。
原来是迎春房里的司棋,趁夜深人静,悄悄在此与她的表弟潘又安私会。这潘又安原是府中一个小厮,生得眉清目秀,与司棋自幼相识,情愫暗生。如今司棋渐大,深知府中规矩森严,私相授受乃是重罪,然情根已种,难以自拔,只得冒险寻这僻静处略诉衷肠。
两人躲在石洞中,借着一个小小灯笼的微光,挨挨挤挤,窃窃私语。司棋又是欢喜又是害怕,低声道:“你这冤家!怎的又冒险进来?若被人瞧见,你我还有命麽?”
潘又安拉着她的手,急切道:“好姐姐,我想你想得紧!几日不见,便如隔三秋。你放心,我瞅准了空子才来的,无人看见。”说着,又从怀里掏出一个绣着鸳鸯的香囊,塞到司棋手里,“这个给你,是我托人从外面买的,里头装着上等香料,你戴着,就如我时时陪着你。”
司棋接过那绣囊,触手温软,香气扑鼻,心中又是甜蜜又是酸楚,嗔道:“谁要你的东西!快拿回去!若被人搜出来,可是铁证!”
潘又安却执意要她收下,两人正推搡间,忽听洞外不远处传来一声轻微的咳嗽声!
两人顿时如遭雷击,吓得魂飞魄散,慌忙吹熄了灯笼,屏息静气,缩在洞内一动不敢动。
只听洞外脚步声渐近,一个女子声音诧异道:“咦?方才明明瞧见这边有亮光,怎麽没了?”这声音清脆熟悉,竟是鸳鸯!
原来鸳鸯今晚奉贾母之命,去蘅芜苑给宝钗送新得的茶叶,回来晚了,抄近路从这假山穿过,隐约见有光闪动,心生疑惑,便过来查看。
司棋和潘又安在洞内听得是鸳鸯的声音,更是吓得浑身发抖,冷汗直流。若是别的丫头婆子,或许还能糊弄过去,偏偏是鸳鸯!她是贾母身边第一得力的大丫鬟,眼里最是揉不得沙子,且素日为人正直,若被她发现,必定严究不怠!
鸳鸯在洞外站了片刻,四下张望,只见黑黢黢一片,并无人影,自语道:“莫非是看花了眼?”又侧耳听了听,并无动静,便疑是野猫或是自己眼岔,摇了摇头,转身欲走。
司棋二人听得脚步声远去,刚松了半口气,不料潘又安因紧张过度,脚下不慎踢到一块松动的小石子,那石子“咕噜噜”滚了出去,在静夜中发出清晰的声响!
“谁?!”鸳鸯立刻停步转身,厉声喝道,“谁在里头?出来!”
洞内二人心知再也躲不过,吓得面无人色。潘又安到底是男子,一咬牙,猛地从洞内另一侧窜出,拔腿就跑!身影在黑暗中一闪即逝。
鸳鸯只瞥见一个黑影飞快逃窜,又惊又怒,喝道:“站住!”正要追赶,却见洞内又踉跄跑出一人,衣裙凌乱,发髻歪斜,不是司棋又是谁!
司棋见潘又安已跑,自己却被鸳鸯堵个正着,已知大事不好,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抱住鸳鸯的腿,泣不成声:“鸳鸯姐姐!好姐姐!饶了我吧!我……我下次再也不敢了!”
鸳鸯借着她跑出时带出的那点微光,看清竟是司棋,又见她这般形状,手中还紧紧攥着一个明显是男子所用的绣囊,顿时明白了八九分,不由得又气又怒,又是痛心!她素知司棋性子泼辣要强,却万没想到她竟如此大胆妄为,深夜在园中私会男子!这若是传出去,不仅是司棋,便是迎春姑娘,乃至整个贾府的脸面都要丢尽了!
“你……你真是糊涂透顶!”鸳鸯气得浑身发抖,指着司棋,压低了声音斥道,“你可知这是何等罪过?不要命了麽!那跑的是谁?”
司棋只是磕头哭泣,哪里敢说。
鸳鸯见她这般,知其悔惧,心中亦是不忍。她与司棋虽非同房,但皆是家生女儿,自幼相识,总有几分情谊。且此事若张扬开来,後果不堪设想。她深吸一口气,强压下怒火,冷声道:“你先起来!哭有什麽用!今晚之事,我暂且替你瞒下。但这绣囊,我得拿去。你速速回去,闭紧嘴巴,就当什麽都没发生过!日後若再敢行此糊涂事,我第一个不饶你!”说罢,一把夺过那绣囊,塞入自己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