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第一百三十五章
黄叶落尽,北风渐起,已是深秋离别的时节。通州码头,漕运繁忙,千帆竞泊,人声鼎沸,更衬得贾家船队旁的这一隅,弥漫着难以化开的离愁别绪。
最大的那艘官船,是贾环的座船,颇为气派。赵姨娘早已迫不及待地指挥着粗使仆役将一箱箱打包好的家私物件搬上船去,嘴里不住地吆喝:“仔细些!磕坏了仔细你们的皮!这可都是老爷赏的好东西!”她今日穿着崭新的大红遍地金通袖袄,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满面红光,志得意满,仿佛不是去儿子任上,而是去赴什麽凤冠霞帔的诰命之约。贾环穿着簇新的七品鸂鶒补服,在一旁与前来送行的贾家族人及几位同窗同年寒暄应酬,努力摆出沉稳官威,却仍掩不住眉宇间的少年得志与些许紧张。他们的船上,装载的多是家具丶箱笼,以及赵姨娘视为命根子的体己梯己,显得拥挤而世俗。
与之相隔不远,是另一艘略小些却更为精致的客船。这便是怜春丶迎春丶探春丶惜春丶黛玉丶宝钗丶湘云姊妹七人所乘之船。船身漆色尚新,窗棂雕花,挂着青绸帘子,显得清雅许多。此刻,码头上正上演着肝肠寸断的离别。
贾母被鸳鸯和王夫人搀扶着,早已哭成了泪人。她一手紧紧拉着黛玉,一手握着宝钗,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哽咽难言:“我的儿们……这一去……山高水远……定要……定要多多来信……保重身子……咳咳……”剧烈的咳嗽打断了她的话。
黛玉早已泣不成声,扑在贾母怀里:“外祖母……玉儿不孝……不能承欢膝下……”
宝钗也眼圈通红,强忍泪水,柔声劝慰:“老太太千万保重,我们到了便写信回来。南边天气暖,或许于姐妹们身子都好。待安顿好了,或许还能接老太太过去住住。”这话虽是宽慰,却也说得人心酸。
贾母又看向探春丶怜春:“三丫头,五丫头……姐妹们都托付给你们了……遇事多商量……”探春含泪郑重应下。怜春则跪地磕头:“老祖宗放心,孙女谨记。”
迎春怯怯地站在一旁抹泪,惜春则神色平静,只微微颔首。湘云虽也难过,但更多是对新生活的憧憬,拉着贾母的手:“老祖宗,云儿去了给您带扬州最好的胭脂和绒花!”
另一边,王夫人拉着探春,亦是泪眼婆娑,反复叮嘱。宝玉今日如同失了魂的木偶,目光呆滞地看着即将远行的姐妹们,尤其是那抹纤细的紫色身影(黛玉),只觉得心肝都被掏空了,一句话也说不出,只是默默垂泪。薛姨妈则在叮嘱宝钗,又拜托探春丶怜春多加照应。
邢夫人也在一旁假意抹泪说着送别的话。凤姐因病未能亲来,只让平儿送来了一些程仪。
混乱与悲伤中,最後一批行李和人手也开始登船。鸳鸯扶着哭得几乎晕厥的贾母,最後深深看了一眼这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国公府女眷们,一咬牙,转身快步登上了怜春她们的船。她的包袱很简单,却揣着贾母沉甸甸的托付和对自己未来的茫然。
晴雯丶司棋丶潘又安丶尤二姐丶尤三姐丶柳湘莲丶甄英莲和封氏等人,也陆续安静地登上了这第二艘船。他们身份特殊,或曾是奴婢,或是有不堪过往,如今却因着怜春的谋划,得以一同脱离樊笼,去往新的天地。每个人脸上都带着复杂的情绪,有离愁,有忐忑,亦有对未来的微茫希望。安娘子作为管事嬷嬷,早已在船上安排打点一切,神色沉稳,不见波澜。
“起锚——开船喽——”船公一声悠长的吆喝,打破了这凝重的离别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