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行人即至暗示什么 > 见彰谈口味 铜雀话出征(第3页)

见彰谈口味 铜雀话出征(第3页)

“你……!”岑裕被这人的毫无正形气得牙痒痒。

“靖国啊,一直是皇上心里的一根刺,不除不快!可……谈何容易。它就像李唐时内高句丽,仗着地形丶气候的优势易守难攻,所以其几代君主韬光养晦下来,从一个边陲小国一门儿发展到今天。照这势头下去……你信吗?不出几年绝对挥师南下,威胁到神川。”

“哪有那麽多秦皇汉武?备不住人家就只想偏安一隅呢?”

“你要说没那麽多秦皇汉武,这话也没毛病。可也不代表都愿意做南宋赵构啊。和东海龙王做邻居,图什麽?”说着,目光正好扫到桌上的佳肴,“难不成就图稀口这新鲜鱼虾?”

“你!……能正经说话吗?!”

兰肃稍微收了些笑意,“所谓资源是有限的,这国家呀发展到一定程度,必须向外索取,靖国就是。它地处高寒,粮食産量本就低,再加上连年国内人口增长导致的土地紧缺,耕种用地不增反降。你要说依靠进口也不是不行,可这民之根本的粮食要指着进口,你可知道这个国家得有什麽?”冲岑裕笑。

考虑半晌,“……钱?”

“得有军事实力!没有强大的军事作为後盾,有钱反而更坏事!能直接抢,谁还和你费劲谈买卖?!所以这种强大它不是一般的强大,得是顶尖的内种才行,第二都不成。说白了,就是奴役全天下!可靖国显然没有这实力,所以就只剩对外扩张这一条路了。这些年,不是皇上不计前嫌,是因为旗鼓相当,打起来两败俱伤。说到底就是没那实力。可如今靖国新君夺权上位,朝野人心不稳,国内政局动荡。此可乘之机,失不可图。若待其整毕朝纲,事务皆定,再行讨伐,其劳费必定更倍于今。所以,皇上选择此时机开战,与李唐高宗趁高句丽内乱将其一举歼灭有异曲同工之妙,确实没毛病!”

“可就算现在是天赐良机,那也不用非要‘你’去呀!”

“我……”兰肃擡头盯着岑裕,“神川全力对付靖国之时,万一有周边儿国家趁火打劫丶乘虚而入呢?”朝岑裕眨眨眼,“就比如西边儿的缙国?”

“啊?!这……”岑裕面露迟疑。

“所以说嘛,让我来领兵,不就稳妥了。”兰肃笑着摇摇头,品尝着佳肴,“里外里都是我去的牌面,那既如此,我就别等皇上开口啦。自个儿麻利儿得主动请缨,还显得我身为儿子替父分忧,作为皇子心怀家国不是?”

“这……”岑裕若有所思,但也认为此般解释……合理。

“而且啊,这打仗打法儿多的是。可只有我去了,才能按照我自个儿的想法儿来。此次趁乱出击,也是铲除荣王背後势力难得之时机,可谓千载难逢,我又岂能错过。”

“那就算如此,你又为何非要选穆将军呢?”

兰肃也是被这个问题问烦了,索性“因为他有个哆啦A梦!我想要什麽他就能马上让他爹给我变出来!”

岑裕被这突如其来的怒气说愣了,眨眨眼……看样子应该是有人为此闹过,还闹得不轻。于是“那至少带上小将军吧,也好……”试探着,“有个照应。”见兰肃表情严肃,低头不语,“怎麽了?”

“我不想让他再上战场。”

“是……怜香惜玉?怕他受伤?可从殷商妇好到南北朝花木兰再到明朝秦良玉,连李唐的平阳绍公主都亲执金鼓,巾帼不让须眉。他作为朝廷车骑将军又岂能责落旁贷?”

“你知道吗……”兰肃长叹口气,“他们西征回朝後,皇上念安国公年迈,恐其操劳,便让子玄全权代理其处理大司马的公务。”

“这我听说了,虽为口谕,但也确实有提携小将军之意吧。”

“虽说如此,可终归还是变相收下了安国公的实权,同时用缺少政治经验的子玄牵制安国公……当听说西征以安国公自家人为班底的安排时,我就怀疑过皇上是不是想要以战带减丶动态裁军,意在消耗权臣手中的兵力,当时我也曾旁敲侧击问过叔父。”

“你问过唐公?”见兰肃点头,“那唐公怎麽说?”

“叔父答得……”兰肃不禁摇头,“更是似是而非。”

“那你不会直截了当得问呀?!”

“我要直说那叔父不得蛐蛐我,教育我不懂察言观色,点到为止啊?!”

“我看你这拐弯抹角丶话说三分的毛病就是跟唐公学得!”

兰肃苦笑着摇头,“不管是皇上还是臣子,都有着自己的无奈啊。所以,我也是不想再霍霍人家,毕竟刘子柏……”说着,瞅向岑裕,“可是你们杀的。”刘山,字子柏,刘川长兄。

“这……”岑裕撇撇嘴,喃喃道:“可不关我的事。”

“我知道,只是……人家眼见只剩子玄这一棵独苗,若日後再因为我折了,那我们……”说着手也不知道该怎麽比划好,“就是我俩……”

岑裕乐,“好了好了,知道了。你俩对不起人安国公家行了吧?!”

兰肃无奈摇头,自言自语着“都说自作孽不可逭,可我招谁惹谁了……”

“那小将军同意了?”岑裕不免好奇。

“啧!”兰肃一听这哪壶不开提哪壶的问题就莫名心烦。瞅了眼这人,“你知道吗?”

“什麽?”

手指划拉着桌上酒菜,“这些啊,得趁热吃!”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