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行人即至暗示什么 > 北上军情来 同国不同心(第3页)

北上军情来 同国不同心(第3页)

“可你也不得不承认确实会影响你的观念吧?”

兰溱认真考虑着,“当然。可皇上只是向我展示了人生的一种可能性,仅此而已。”

“听过桓公好紫的故事吧,”魏辽决定和这人一辩到底。“这种事儿要是上行下效了,回头咱神川男风盛行……不太好吧?”

“你呀,”笑指着这人,“怎麽就看不到皇上的专一呢?!”

“哈哈哈,照你这麽说,我倒觉得那姜小白就只是单纯喜欢紫色,可备不住管仲不答应啊。”

“所以呀,甭管如何都不对,皇上也是难!”

二人相视而笑。

魏辽喝着茶,“不过这话说回来,就如你刚才所言,唐公当年是勇冠三军的主,陵王能得其亲自教授,也算因祸得福了。”

兰溱翻了个白眼,“兰孝陵任性乖张丶随性而为的行事作风也是依仗有唐公撑腰。”

“咱朝光禄勋一职一直位列九卿,可自打唐公任职以来,不但日日十二个时辰从皇上左右,更是连从宫中宿卫丶侍从丶传达诸官到步兵丶射声丶羽林诸禁卫军皆由其掌管,可谓总领宫内一切。又同时兼着奉车都尉,掌皇上出行时车马,皇上的安危可是名副其实的系于一人之手啊。只是……”有些矛盾得叹了口气,“这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荣宠丶富贵却无人传承,至今孑然一身,也算美中不足吧。”

“也许正是因为如此,才能有此般极致的荣宠吧。”兰溱认为这因果应该颠倒一下。

“何意?”

“这人生啊,虽说是说长不长丶说短不短,可对于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的‘专一’而言还是太久,变数太多。就像西汉孝武时的卫仲卿,活着的时候在刘彻那儿得到的荣宠不比唐公差,可身故後你再瞧,子嗣家族可是难言善终。所以唐公的选择……”颇有些无奈得摇摇头,“应该是审时度势的结果吧。”

魏辽意味深长地看着兰溱,“难道在你眼里,就没有‘出自真心’一说吗?!”

兰溱眄了眼这人,指着门外,“出了这门全是算计,我若是敢‘出自真心’,现在坟头草都不知道被割几百回了!”

魏辽听罢,摇头叹气,哭笑不得。望向门外……许久,自言自语一句“不管如何,能守着自己想要的,也是好的……”

大皇子荣王兰泽这边就简单多了——这些日子看着密奏,只剩皱眉头了。现在要说最难受的,还得算他。父母两边儿亲戚干架,这仗要是打赢了,自己便自此没了靠山。要是打输了,这朝廷上下锅没人背丶气儿无处撒之际备不住还得冲他来。所以兰泽在面对即将到来的丶犹如猪八戒照镜子的境遇,这帮谁不帮谁的,让其左右为难。

其实,在知道要开战的第一时间,兰泽就赶到自己母後丶皇後何令轩的寝殿,寻思着让皇後去皇上跟前儿劝劝,还给他母後支招儿,让其撒娇卖萌耍无赖不行就一哭二闹三上吊。

没想到,何皇後在听完儿子一通口沫横飞的长篇大论後,只淡淡一句“打吧。”

“母後!我刚说的,您听到了吗?”

“我还没老到如此近的距离听不清你说话的地步!还有,”瞧了眼兰泽,“你妈姓何,不姓陆!我叫何令轩,不是陆令萱。”

“儿子不是那个意思。”

“那是什麽意思?!”放下手中茶盏,“我问你,若是开战,我儿何如啊?”

“我身为神川皇子自是要……加油助威,可……”

“泽儿啊,靖国今夕不同往日啦。”无奈地摇摇头,“虽还姓何,却已非我故土。所谓一代天子一朝臣,那何雅现在正对先帝子嗣心存忌惮,欲斩草除根还来不及呢,你还期望他做你我的靠山吗?”

“天下哪有解不开的冤仇啊,不过是利益交换罢了。神川有于他友善的势力,总好过同他交恶吧?”

“可你父皇完全不想给他这个机会。”笑着摇头,“当年皇上还为川王时,曾率军北上。当时拜大将军领兵迎战的,就是何雅。而与何雅战场拼杀到你死我活地步的……”似笑非笑看向兰泽,“你知道是谁吗?”

“不就是唐公嘛。”

“当时双方一直僵持不下,最後唐冉选择了一个在我们看来完全是自寻死路的方向突破,硬生生用他自己和数万将士的性命为你父皇开出一条不可能之路。”

“这事儿真不能赖唐公,还是靖国太菜!两人比武还知道护着点儿自个儿的命脉呢,更何况两军交战,那再不可能也得多少防着点儿呀。”

“本就是因两国边境的一点儿摩擦而引发的一场小冲突,多少年了,也是见惯不怪了。每次都是先打打做个样子,等争取完各自的筹码然後坐下来和谈才是目的。可谁成想,”双手一摊,“唐冉好像有什麽血海深仇似的,楞是打出了灭国的气势!连命都不要了。”说着不觉忆往昔,“当时我于城上观望,目光所及之处,尸骸遍野,一片红色。唐冉已然血肉模糊丶看不清模样,却还在浴血奋战。”瞅了眼空气,“那种惨胜根本没必要嘛!”

“听说,当时皇上和我大皇伯是太子热门,朝中文臣大多为大伯的湘王党,仅有军中部分支持川王。而与靖国一役,当时宣传的……说是打出了神川的尊严与气势,立我国威,震慑四境,使得军中瞬间倒向川王,最终形成文臣武将各压一方的局面。而我皇爷爷谥号‘仁’,那可是心怀天下丶爱民如子的主,见不得因二子夺嫡而引发起国家大乱,让百姓身处水深火热之中。所以权衡之下,立了皇上为太子。”

“你呀,都多大的人了,能别成天道听途说丶听风就是雨吗?!你皇爷爷是皇帝,不是菩萨!他之所以选你父皇,不过是借鉴了李渊的前车之鉴,知道就算有李元吉丶罗艺丶薛万彻丶韦挺丶王珪……湘王最终还是李建成!因为军队在你父皇手里!至于……”看着兰泽,“母後劝你,这次靖国之事你千万不要有外心,因为……”叹了口气,“由于当时身为太尉的安国公刘仪始终中立,才有了之前的西征。那是你父皇在削军藩,也是身为帝王的清算。所以这次北上,不过是当年唐冉用命拼回来的惨胜在你父皇心中一直耿耿于怀的爆发。”苦笑了下,“如今何雅篡位,靖国朝堂人心涣散,都在作着各自的盘算,你父皇是绝不会错过此般良机的。所以这一仗,它是在所难免。”叹了口气,“泽儿,你既知自己身份,便万不可越界。”知子莫若母,何皇後深知儿子的性格,担心他做出格的事。

兰泽见自己母後这条路走不通,便决定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因为在他看来,两国交战,输也不是,赢也不是,如此两难之下倒不如……打平呗。就像自己父皇当年那样,双方势均力敌僵持不下後进行议和,签个和平协议,管个几年井水不犯河水。这在此时看来,却是上上策。于是便自北伐大军筹备起,开始与靖国互通情报。而针对陵王沿途的怠慢和消极行军,兰泽也是一再告诫靖国:切莫大意,以防有诈。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