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百事宜守 > 少府借粮不得 见彰触景生情(第2页)

少府借粮不得 见彰触景生情(第2页)

“所以……不行?”

“嗯……也不是不行,只是……”若有所思,“我先问你,听说陵王虽与其夫人礼成,可始终未有夫妻之实而且更是在出征前跟皇上据理力争丶提出和离。”盯着刘川,“你觉得他这样做合适吗?”

刘川考虑了下,“不妥。”

“为何?”

“身为男儿大丈夫,既已和人行礼便是给了承诺,自然要言出必行,一生一世一双人。”

上官惠文点点头,显然对这个答案甚是满意。数落着“都拜天地了却说反悔就反悔,陵王也真是太不像话!”看着刘川,“这动皇家粮仓可非易事,若想我帮你,你可得答应我个条件。”

刘川心中深叹口气,这一天,净做买卖了!难道就没人在意此时正在前线为国拼杀的将士性命吗?!那些人难道就只是当权者手中的筹码吗?!突然想起西汉马邑之战,王恢说自己保全了三万将士性命而刘彻却认为“纵单于不可得,恢所部击其辎重,犹颇可得,以尉士大夫心。”不觉摇头,这人命,确实分贵贱!可既然有求于人就不得不低头,于是“上官少府请讲。”

“许我门婚事怎麽样?”

“谁?!你?”

“不不,不是我。”连忙摆手。“是元汇将军的妹妹。”护军将军陈宪,字元汇。

刘川侧头。

“上次长乐宫永寿殿,你可还记得?”见刘川努力回想状,“不打紧,所谓一回生二回熟,回头再约你们见一面,我觉得呀……”

“上官少府为何总喜欢给人安排婚事?!”虽然失礼,可想起直到出征前兰肃还在为“和离”一事心烦的场景,刘川不由心中不悦。再加上之前听兰肃说赐婚一事上官惠文背後没少帮着做後宫思想工作,于是也是一时没忍住,不吐不快。“成人之美是行善积德,可若是强人所难就……不太好了吧。”也是考虑到“缺德”说出去得崩。“我以为这二人之事,还是要两情相悦,不可强求。”

上官惠文也是不惯人毛病的主,于是凤眼圆睁“那借粮一事,我许不了你!”

刘川轻叹口气,点点头,深施一礼,“那多有打扰,少府留步。”

刘川骑于马上,整个人是难掩的疲态。虽说早就知晓朝堂之上暗流涌动,可真临上事儿……此时他才体会到兰肃临行前特意嘱咐别趟这浑水时的良苦用心——叫天不应叫地不灵丶孤立无援的无助感是实打实的心累,累到出身国门击柝世家的他竟觉得国这个概念是件滑稽可笑之事——国家大义面前,一个个却高筑墙丶广积粮,各打各的算盘。在感慨于这般环境下长大的兰肃能对自己真情实意实属难得的同时,好像多少能明白点儿那人说过的皇家婚姻丶感情是桩买卖的含义。不觉疑惑难道上林那人吵架时的“冲口而出”都是实话?难不成对自己,那人一直都在以诚相待……

今日,刘川试着用兰肃模式处事。一天下来,虽毫无建树可却明白了一点儿——那人的泰然自若丶游刃有馀是打心底里不相信任何人也不指望任何人才能有的,内心若不是习惯了孤单或者说没有强大到一定程度是根本学不来的。而一直是此种心态的兰肃,却依旧能拥有那麽粲然的笑容……刘川不禁摇头,这人真是拧巴到了极点。

刘川一路心里琢磨着……一擡头,竟于不知不觉间来到见彰宫前。

门阍见着刘川也是意外,可还是以“主”相待——因为陵王出征前特意嘱咐有事儿问小将军。虽说都知道这是客气,因为陵王经常一连几个月不见人,这见彰的人早就习惯了,全都习以为常且训练有素,完全能保证见彰正常运转。而遇着大事儿也都知道找光禄勋,所以……说白了根本不会麻烦到小将军。因此,陵王这话更像是给了小将军个“名分”。

刘川入见彰,一路畅通无阻,犹如回家。可所到处处,都是兰肃的身影……

寝殿里坐着,空气中是兰肃特有的香气。感觉下一秒便会有个人推门而入,挂着一脸不正经的笑硬挤到他身边。眉眼弯弯,有一句没一句得聊起闲天儿,还时不时的动手动脚没个正形儿……

刘川突然意识到,和兰肃一起时他好像就没操过心,一切都是兰肃在安排而那些安排又是那样的合其心意。是机缘巧合吗?还是志趣相投?或者是二人心照不宣?……不觉摇头,是那人太会洞察人心,所有的看似“恰好”其实都是兰肃观察入微地结果。而他自己却是後知後觉,直到这次战争,才真正读懂兰肃。

这些日子,通过复盘战况,刘川越来越能明白兰肃的意图。其实他在西征时便深有体会,所谓按下葫芦浮起瓢,一时的打压确实可以获得暂时的臣服,但始终灭不掉的是那蠢蠢欲动之心,使得刚刚还在称臣的败寇一有机会,便会反水。要想一劳永逸,除非彻底推倒重来。只是西征的军队着实难下那死手,而兰肃率领的北伐大军做到了。回想起兰肃曾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丶“没有霹雳手段丶莫行那菩萨心肠”,这人是想从根儿上铲除靖国,在其废墟上重建,以彻底结束战争。若真能如此,那即使当下看来是莫大的罪过,实则是功在千秋,因为一时仁慈留下的後患,就像人身体中的病竈,即使不发作也需要时刻留意。而一旦大意,其发作起来轻则伤筋动骨,重则威胁生命。刘川突然间对白起有些理解了,四十万人若为己所用,其必步帝辛牧野之战的後尘。四十万人若押解回秦,那一路上的夥食费能给吃废。四十万人若放虎归山,将来就是抗秦主力……白起也难!

只是……出征前几日,那个人一直待在馺娑宫,是在做心理斗争吗?刘川深知兰肃虽说平日里行事看似不靠谱,但绝非草菅人命之人。相反,以他对兰肃的了解,这人比谁都推崇人权丶尊重生命。所以,才会有那句“人死後都会去天堂,因为现在已然在地狱丶这人间炼狱里了”的言论吧。

刘川不觉心里满是自责,那时的他竟完全不知兰肃的心情,那人当时的内心得是多挣扎啊……难怪不让跟着去呢,兰肃是决定一个人抗下所有,背负一切。难怪那人能对着馺娑宫那毛骨悚然丶触目惊心的《地狱变相图》而泰然自若,说自己问心无愧呢。那个人,哪是看上去的那般漫不经心丶没个正形,其只不过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在意之人罢了……

刘川默默躺到床上,发现兰肃总是睡外面……躺在自己一惯的内侧,想象着人就在身边,和自己手牵手,聊着天……当时,两人都聊得什麽呢?怎麽一点儿印象都没有呢?只记得那时很开心,现在想来,竟有些模糊丶不真实……旁边帛枕上还留着兰肃的味道,想起之前,那人也是细心地询问过自己,问这锦衾帛枕睡得可还习惯。想来兰肃对这床上之物是挑剔到了极致,不管到哪都带着自己的,上次上林也是,说别的睡不惯。不知现在怎样了?……这样回想着,两人之间的对话竟逐渐清晰……

“你我现在也算共枕眠过了,据说,这可是要千年的缘分呀……”

“还睡得惯吗?你呀,至少自己带个帛枕吧,想人家都有玲珑枕丶金宝神枕丶白角枕,你好歹也带个帛枕过来送我吧……”

“回头我不在时,你也别闲着,绣对鸳鸯枕呗……”

刘川抱着兰肃的帛枕,竟有种“角枕粲兮,锦衾烂兮”的悲伤……不知不觉睡去……

朦朦胧胧中醒来,已是月上枝头……推开寝殿门,清冷月光,寂静庭院。感觉旁边仿佛有个人,正倚靠门边,一脸坏笑地对着自己感叹:“一场寂寞凭谁诉?早知恁地难拚,悔不当时留住。其奈风流端正外,更别有,系人心处。一日不思量,也攒眉千度……”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