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凰权第四卷 > 第86章 窑火(第1页)

第86章 窑火(第1页)

接下来的三日,是萧镜璃(阿丑)生命中最为漫长而煎熬的等待。她藏身于灰衣人指引的那间破败土地庙中,如同蛰伏在阴影里的鼠蚁,依靠着包袱里有限的干粮和收集的雨水度日。白日里,她蜷缩在神像后布满蛛网的角落,耳朵捕捉着庙外街巷传来的每一点声响,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让她心惊肉跳。夜晚,她才能借着微弱的月光,活动一下僵硬的四肢,反复研读那张粗糙的地图,将“城南废砖窑”的位置和“酉时”这个时刻死死刻入脑海。

灰衣人再未出现,仿佛那日的救援只是一场幻梦。但留下的物资和指令,却无比真实地提醒着阿丑,她正被一股神秘的力量牵引着,走向一个未知的棋局。这种被无形之手操控的感觉,让她感到深深的不安,却又无可奈何。她就像激流中的一叶浮萍,只能随波逐流。

第三日傍晚,酉时将至。天色阴沉,铅灰色的云层低垂,仿佛酝酿着一场冬雨。空气中弥漫着湿冷的寒意。

阿丑换上包袱里最后一套相对整洁的粗布衣衫,用冰冷的雨水仔细洗净脸上和手上的污垢,尽量让自己看起来不那么像逃难的流民。她将剩下的干粮小心包好,藏入怀中,又将那枚磨尖的骨簪紧紧攥在袖中。最后,她摸了摸贴身藏着的玄铁血诏和那枚刻着“信”字的玉佩,冰凉的触感让她纷乱的心绪稍稍安定。

成败,或许就在今夜。

她深吸一口冰冷的空气,推开歪斜的庙门,悄无声息地融入了暮色渐浓的街巷。按照地图的指引,她避开主干道,专挑僻静无人的小路,向着城南方向迂回前行。

越靠近城南,周遭的环境越荒凉。高大的城墙阴影下,是大片废弃的作坊、堆积如山的垃圾和杂草丛生的荒地。空气中飘散着若有若无的、烧灼过的泥土和煤渣的气味。废砖窑,就在这片被城市遗忘的角落深处。

终于,在暮色彻底吞噬天地之前,她看到了那片废弃的砖窑。几座如同巨大坟冢般的砖窑轮廓在昏暗中沉默矗立,窑体斑驳,烟囱断裂,周围散落着破碎的砖瓦和废弃的坯模,一片死寂荒芜。

酉时已到。四周除了风声,并无任何人迹。

阿丑的心提了起来。她躲在一堵半塌的砖墙后,警惕地观察着。是来早了?还是…对方改变了计划?或者,这根本就是一个陷阱?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天色越来越暗,寒意也越来越重。就在阿丑几乎要放弃希望,准备撤离之时——

“咔嚓…”

一声极其轻微的石子滚动声,从最大那座砖窑的阴影处传来。

阿丑全身瞬间绷紧,屏住呼吸望去。

只见一个佝偻着背、挑着一副空担子、老农打扮的人影,颤巍巍地从窑洞的阴影里走了出来。他头上戴着破旧的斗笠,遮住了大半张脸,脚步蹒跚,仿佛只是路过此地歇脚的老人。

然而,就在他经过阿丑藏身的砖墙附近时,脚步几不可查地顿了一下,并未转头,却用极低的声音,清晰地吐出两个字:

“济世。”

暗号!

阿丑的心脏猛地一撞!她强压住激动,从墙后缓缓探出身,同样低声道:“…仁心。”

那老农模样的身影闻言,并未停留,依旧保持着缓慢的步伐,颤巍巍地向前走去,只是方向微微偏转,引着阿丑走向砖窑群更深处一座相对完整、洞口被杂草半掩的小窑洞。

阿丑会意,保持着一段距离,悄无声息地跟了上去。

老农走到窑洞口,左右看了看,迅闪身钻了进去。阿丑紧随其后。

窑洞内一片漆黑,弥漫着浓重的土腥和霉味。眼睛一时无法适应黑暗,阿丑只能听到自己急促的心跳声和对方细微的呼吸声。

“嚓”的一声轻响,一点微弱的火光亮起,是一盏极其简陋的油灯被点燃了。昏黄的光晕照亮了窑洞内部狭小的空间,四壁是粗糙的砖石,地上铺着干草。

借着灯光,阿丑终于看清了对方的模样。他缓缓摘下了斗笠,露出一张布满深刻皱纹、饱经风霜的脸,看上去约有六十余岁,眼神却异常清澈锐利,透着一股与老农打扮格格不入的沉稳与精明。正是信阳王妃提过的“济世堂”徐大夫!

徐大夫目光如炬,快打量了阿丑一番,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随即低声道:“姑娘一路辛苦。老朽姓徐,受人所托,在此等候。”

他的声音沙哑低沉,却带着一种让人安心的力量。

“徐大夫。”阿丑微微躬身,心中悬着的石头落下一半,但警惕未减,“多谢您冒险相见。”

“时间紧迫,长话短说。”徐大夫示意阿丑坐在干草上,自己则蹲下身,从随身的破旧药箱里取出一个水囊和一小包东西递给她,“先喝点水,吃点东西。然后告诉我,你遇到了什么?为何启用紧急联络?”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