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来了,快,你先洗洗手,我给你摆饭。”小满把半闭着的大门推开。
月儿把车推进来。
车上放着报纸。
“今日报纸送来了?”
“嗯,按月定的已经送了,这是要带到学堂里的。”
小满点点头,去厨房灶上把温着的包子、胡辣汤和几根小油馍一起端进正屋。
月儿进来先喝了一碗温水,抹了抹嘴,拿起一个包子,一口见馅,两口剩皮,三口舔手指。
“你慢些吃。”小满说:“你路上哪怕买个饼先垫垫呢,不说别的,单就走路走一个时辰就可以了,你还推着车,还推衣服。哪里受得住。”
“无事,娘烧早饭了,回来吃也没啥。”月儿喝了口胡辣汤,“这个汤好,冬日里吃暖和。”
小满笑着夹了个小油条放她碗里,“泡一下吃。”
月儿照做,“大姐,这个小油条好吃。”
风卷残云,不一时就吃完了,她并不比大河吃的少。
小满对半大小子吃穷老子有了具象。
吃完饭,月儿换好上学穿的衣裳,背上书包,问小满,“大姐,你上午在家待着还是去外面逛逛?”
“我和爹娘一道去出摊,你别管我了,自去上学吧。”
月儿点点头,领着大河和小山去上学堂了。
姜母已经切好了菜,姜父装好车,推着出了门,姜母挑着煮酸汤水饺的担子出了门。
小满锁了门,把钥匙递给姜父,姜父笑呵呵的装进袖袋里,目视前方:“走咧。”
咧字拖得老长,小满被逗笑了。
旱码头前已经稀稀拉拉摆了几个摊子了,估计都有自家固定的位置,安置好后,都埋头做准备工作。
“老姜家的,这仙女儿一样的娘子是哪个啊?”一个正在揉面团的妇人高声问道。
她面前放着一只火桶,看样子是卖烤饼。
“我大女儿,昨日回来探家。下午便要回转了。”姜母笑着回,看来二人很是熟稔。
“哦哟哟,可让我老婆子开开眼,看看这女先生是个什么说法,莫不是女文曲星下了凡尘。”妇人用干面搓净了手,从道的另一面走了过来。
“这是赵家姨娘。”姜母笑着给小满介绍。
“小满见过赵姨娘。”小满翩翩行礼。
“唉哟唉呦使不得,折煞我了。”赵子娥想去扶她,又怕污了她的衣裳,“这长得甚是好看,十几了?”
“十五了。”姜母说。
“花儿朵儿一样。”赵子娥拉着姜母的手说:“俊玉啊,我看月儿时就羡慕你,同样是女人,你如何有这个好命,得了一个如此能干的女儿。如今见了小满,我,是要嫉妒你了。老天爷太过偏心,只把好的全给了你。”
姜母闺名叫俊玉。小满第一次知道。
“你胆大的咧,老天爷都敢编排了。”姜母笑了一会儿,看姜父支好锅,“你快别做怪了,小心明齐听了不给你干活了,我要炒臊子了,没空与你胡缠。”
“嘁。”赵子娥白了她一眼拉了小满去她摊子上,“我的梅干菜饼快烤好了,你来,姨娘给你拿一块尝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