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都聚在姜父姜母的屋中,应是为了能省些灯油钱。
月儿从箱笼里找了支蜡烛出来,点燃了,滴了点蜡油,把蜡烛粘立在桌子上。
屋中明亮了不少。
大河和小山占据着中间的桌子,一个在背书,一个在写字帖。
月儿在算账。
姜母坐在一个圆凳上,前面的圆凳上摆着一个案板,正在切菜。
姜父拿着一个不知道哪里来的小壶,想着应是这转转,那转转。
“今日做一个炖菜,把肉炖起来。娘再给你烙个饼吃。你一准喜欢。”姜母继续切白菜萝卜。
“娘,我去拿肉。”大河像个弹簧一样蹦着。
“去吧。”姜母实在拿他没辙。
“嗷。”大河撒着欢的往厨房跑。
“狗儿,你快坐。”姜父身后的床上拿了一个厚枕头,垫在椅子上,“快坐下歇歇,坐车累了吧。”
小满笑着接过,垫在腰后,坐在椅子上。
闹哄哄,热腾腾。
真好。
“这是络子吗?唉哟,可真好看。”姜母把肉菜炖在锅里,看小满带回来的礼物。
月儿给她挑了一个,“明日你戴上。”
“我可不戴,这不成老妖婆了。”姜母笑着摆手。
“这是青色,流苏又不长,系在腰带上,正正好。”月儿说。
“就是啊。你卖饭食,虽说是手艺为主,但是人家看你打扮得干净,精致,不知道的,就想着人干净,饭食指定不差,能吸引新的客人。老客看着舒坦,应是也想多来几回。同样花钱,谁愿意去脏了吧唧的摊子上吃饭啊。”小满也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狗儿说的对。”姜父点头。
“那就戴上?”
一家人齐齐点头。
小满又把山参拿了出来。
“这是三十年的参,藏好了,万一以后用药的时候,也能救命。”
全家人都倒吸一口凉气:“三十年的参。我的娘亲啊,这,这是咱们老百姓能用到的嘛。”
姜母感叹道。
一打开匣子,一股独特的香气就飘出来。
小满想拿出来看看。
“小心着些,狗儿,万不可把须子碰下来。”姜父连声叮嘱。
小满赶紧收回了手,但是她已经碰到参了,并不像想象中的那样是嫩的,反而质地非常坚实,应是不容易碰坏的。
“咱们哪里用得到,不若卖了吧。”姜母说。
“留着吧,现在也不急缺钱用。万一到要用的时候,花钱也买不到这般品质的。”月儿说。
月儿是这家的主心骨,她一说话,大家都像听到了圣旨一样,立时没了异议。
“那我可得藏好。”姜母抹了抹手,把盒子盖好,转了两圈,瞥了大河一眼,先放在了床上,还把床帐给放了下来。
小满胳膊上痒,挠了半天才惊觉是被蚊子咬了。
她在国公府的时候,早有人把屋子薰好了,关窗闭门,不见半只蚊虫了。院子里也是常年累月点着熏香的。
月儿觉了,去点了香樟树的叶子来熏蚊子。
大河去关窗。
“娘,饭得了没有,再不吃,蚊子先把大姐给吃了。”大河终于想出了个催饭的由头。
姜母实在拿他无法,去厨房了。
“大姐,咱俩拉钩上吊。”大河对小满说。
喜欢公子向北请大家收藏:dududu公子向北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