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运营的第二个月,苏晚晴做了一件在旁人看来很傻的事:她主动联系杨帆,要求进行正式的资产清算。
"你这是何必?"韩梅梅不解,"校园优选现在一团糟,根本没人来追究这些。"
但苏晚晴坚持:"我要走得清清楚楚。"
清算过程比她想象的更复杂。在律师的见证下,她和杨帆花了整整三天时间,理清各项资产归属:
·"山海"品牌及代理网络:明确归苏晚晴所有
·共同开的供应链资源:按贡献度分割
·技术系统知识产权:归属校园优选,但"山海"获得使用权
·客户数据:按历史订单比例分割
最棘手的是团队去留问题。当初跟随她离开的名员工,在法律上存在竞业限制的风险。
"按照协议,他们需要半年后才能为你工作。"律师提醒。
苏晚晴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让这些员工暂时以顾问身份合作,同时启动新的招聘。
清算结束后,她在新办公室的白板上写下一个问题:"如果重来一次,我会怎么做不同?"
团队反思会上,大家畅所欲言:
股权结构
"我们太天真了,"苏晚晴先承认,"以为感情可以替代制度。应该从一开始就明确决策机制和退出条款。"
团队建设
韩梅梅说:"我们过分关注业务,忽略了团队融合。杨帆团队和我们团队始终存在隔阂。"
展节奏
"我也有责任,"苏晚晴反思,"在扩张和深耕之间摇摆不定,给了矛盾滋生的空间。"
但反思不是为了自责,而是为了成长。她带领团队总结出宝贵的经验:
创始人协议要规范
·明确决策权限
·设定退出机制
·规划股权成熟期
企业文化要早建
·统一价值观
·建立沟通机制
·注重团队融合
战略定位要清晰
·不轻易动摇
·不被资本裹挟
·坚持自身优势
这些经验,比任何商学院案例都来得珍贵。
更让她欣慰的是,经过这次洗礼,团队变得更加成熟。新招聘的员工虽然经验不足,但价值观高度一致。
"我们就像经历过风雨的竹子,"她在周会上说,"看似被压弯了,实则根系扎得更深。"
清算结束后的第一个月,"山海"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营收突破oo万
·净利润率保持在
·代理网络覆盖所高校
·新品成功率高达o
这天,她收到杨帆的邮件。校园优选在快扩张中遭遇重创,由于服务质量下降和过度补贴,月亏损已达oo万。
"如果需要帮助,可以联系我。"她回复道。
不是炫耀,而是真心。这段经历让她明白,创业不是零和游戏。
晚上,她在日记中写道:
"清算不是结束,而是为了更好地开始。反思不是后悔,而是为了更明智地前行。"
站在新办公室的窗前,她看着城市的夜景。这一次,她脚下的地基更加坚实,心中的方向更加清晰。
失败?不,这只是成长必须付出的学费。而她已经学以致用,准备好了新的征程。
喜欢青云志之山海亦可平请大家收藏:dududu青云志之山海亦可平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