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下午两点,苏晚晴和杨帆在创客空间的会议室里相对而坐。这一次,苏晚晴带来了完整的方案。
"这是山海独立运营的规划。"她将一份文件推过去,"以及我们可能的合作方式。"
杨帆翻开文件,脸色渐渐变化。他看到的不是妥协方案,而是一个完整的企业规划:
·自有产品线:个系列,个sku
·代理网络:覆盖所高校
·预期业绩:年营收目标oo万
·盈利预测:个月内实现持续盈利
更让他震惊的是,文件附件里已经有多个供应商的合作协议,以及代理们的联名支持信。
"你已经都准备好了?"
"在商言商。"苏晚晴语气平静,"我必须为所有可能性做好准备。"
她提出三个选择:
方案a:深度合作
校园优选投资"山海",占股o,双方资源共享。她继续担任o,但"山海"保持独立运营。
方案b:战略联盟
两个品牌平行展,在供应链和配送上合作,但各自独立运营。
方案c:彻底分离
"山海"独立展,与校园优选成为竞争对手。
杨帆沉默良久:"如果我选a,你能保证不分散精力?"
"不能。"苏晚晴坦诚地说,"但你可以派人监督,也可以用业绩对赌。"
"对赌?"
"比如,如果山海半年内实现oo万营收,我要增持股份。如果做不到,我自愿减持。"
这个提议让杨帆陷入沉思。他意识到,苏晚晴已经不再是那个可以轻易说服的合伙人了。
"我需要和投资人商量。"
"当然。"苏晚晴站起身,"不过请尽快。新品下周就要上线了。"
离开会议室时,她知道主动权已经掌握在自己手中。
当晚,她接到红杉资本王总的电话:"苏总,听说你要单飞?"
"不是单飞,是寻找最适合的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