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初露,顾淮之已经出现在工地上。他换下了昨日的西装,穿着简单的工装裤和帆布鞋,正和工人们一起搬运建材。这个画面让苏晚晴愣在原地——她从未想过会在尘土飞扬的工地上看到这位向来一丝不苟的投资人。
顾淮之抬头看见她,很自然地用袖子擦了擦额角的汗,这批钢筋要赶在中午前到位。
他的动作熟练得不像个外行人。工头老张凑到苏晚晴身边,啧啧称奇:顾总真是深藏不露啊,连钢筋标号都认得。
更让人惊讶的是顾淮之对山区生活的适应能力。早餐时,他很自然地坐在村民中间,用当地方言和老人们聊天。他记得每个孩子的名字,了解每个家庭的情况,甚至能说出哪块地的收成最好。
你到底是什么时候学会这些的?苏晚晴终于忍不住问。
顾淮之笑了笑:我爷爷是知青,在这里待过八年。小时候每个暑假,他都会带我回来住一段时间。
这个答案解释了很多事。
上午,顾淮之提议去走访几个特别困难的家庭。在村西头的五保户张奶奶家,他没有立即拿出准备好的慰问金,而是先检查了漏雨的屋顶,记下需要修补的地方。
奶奶,明天我带人来给您修屋顶。他蹲在老人身边,声音温和,以后下雨天就不用担心了。
张奶奶浑浊的眼睛里闪着泪光:顾同志,你真是好人
走访途中,他们遇到一群放学回家的孩子。顾淮之从口袋里掏出几包糖果——不是市里常见的品牌,而是特意准备的独立包装坚果糖。
要分着吃。他叮嘱孩子们,记得刷牙。
一个小男孩怯生生地递给他一张画:顾叔叔,送给你。
画上用蜡笔涂着歪歪扭扭的图案:一个大人牵着小孩的手,站在新建的学校前。顾淮之仔细地把画折好,放进口袋:这是我最珍贵的礼物。
中午,他们在村支书家吃饭。顾淮之对桌上的野菜如数家珍:这是蕨菜,要焯水去涩;那是马齿苋,清热解暑
村支书惊讶地问:顾总连这个都懂?
我爷爷教我的。顾淮之的眼神柔和下来,他说这些不仅是野菜,更是困难时期的救命粮。
饭后,顾淮之提出要去看看山上的水源地。山路崎岖,他却走得稳健,不时回头伸手拉苏晚晴一把。
其实,他在一处平台停下脚步,我考虑过做乡村振兴基金。
这个想法让苏晚晴很意外。
三年前就开始筹划了,他望着远处的梯田,但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切入点。直到看见你在这里做的事。
他详细阐述了自己的构想:不是简单的慈善捐助,而是通过产业导入、人才培养、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可持续展的模式。
教育是核心,但不是全部。他说,要让年轻人愿意回来,就要让他们看到希望。
下山时,夕阳正好。顾淮之在一处泉眼边停下,用手捧起泉水喝了一口。
还是小时候的味道。他轻声说。
这一刻,苏晚晴看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顾淮之——不是那个在会议室里运筹帷幄的投资人,而是一个有着深厚乡土情结的普通人。
明天我要去县里谈光纤入户的事,他自然地转换话题,你要一起去吗?
苏晚晴点头。看着走在前面那个挺拔的背影,她忽然觉得,这座大山对他来说,可能不仅仅是一个投资项目。
夜色渐浓,山风送来野花的清香。顾淮之站在村口的古树下,月光为他镀上一层银边。
这里很美,不是吗?他说。
这一次,苏晚晴在他眼中看到了温柔。
喜欢青云志之山海亦可平请大家收藏:dududu青云志之山海亦可平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