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盛世王朝未 > 第1章 忆昔开元全盛日(第2页)

第1章 忆昔开元全盛日(第2页)

“师父,我要下山历练了,特来告别。”陆容时教养十足,作揖道。

上官清玄出神的望着远方,轻轻的应了一声,陆容时早已习惯自己师父每日都会眺望着西方出神,便深鞠一躬,下山去了。

走到半山腰,上官清玄从後面追了上来,只见她几个起落便来到她身後,她恭敬道:“师父可是有什麽事忘了交代?”

上官清玄掏出一个荷包,塞到了陆容时手中,说道:“这次可别饿晕在半路了。”

陆容时心底暖流涌过,微笑接下,再次告别。

路上,她想到了自己的家乡,那里亲者为仇,爱人相杀,自己的三个姨姨正为了下一任皇位一事争的不可开交。

她相信自己的母亲,作为现任皇帝,定是能维持平衡,不至于彻底闹翻,而自己则是再也受不了这种压抑气氛,离开了无秩序之地。

在家里除了两位母亲,她从未感受到任何温暖。

而来到了江南,一位素不相识的人便可以对你施以援手,而不求回报。

何等的讽刺。

公元3114年,大唐第十三任天子登基,女帝武槐,手腕强硬,心如磐石,一扫朝堂上下颓废之气,立志要重建大唐建国之初的太平盛世。

宰相诸葛瞻上前奏道:“圣上如今刚刚登基,大权四散,理应收揽权利,尽快排除异己。”

武槐不怒自威道:“不必,不服从百姓选举者,皆斩!”

诸葛瞻回道:“如此一来,恐会得罪其他大家族。”

武槐冷声道:“我今日坐在这个位置,为了大唐,为了百姓,便是将十大家都得罪了,又有何妨!”

诸葛瞻不再硬劝,转了话题,说道:“圣上,如今中亚各国再一次结盟,必然心怀不轨,圣上可曾记得四十年前的阳关一战,我大唐精锐葬送半数,满城皆是白发兵。若是避免历史重演,我们必然要快敌人一步做出应对。”

武槐不卑不亢道:“我的宗旨便是不和亲,不割地,不赔款,不纳贡,我大唐男儿尚未死绝,何须牺牲无辜女子换取和平。

我将御驾亲征,前往西域,宁可战死失社稷,绝不拱手让江山!”

诸葛瞻道:“诺!”

如今大唐早已没了建国之初时的鼎盛之态,四十年前,中亚十几国联合抗衡大唐,大唐出兵数十万前往西域。

奈何古来征战几人回,班师回朝时,人数尚不及出征时的十分之一。

这一战打空了大唐国力,虽是阳关大捷,中亚各国分崩离析,却是一场惨胜。国力至今未恢复。

年初,中亚各国再一次联盟,对西域虎视眈眈,中央朝廷自然料到了中亚各国的图谋,如今新帝登基,态度强硬,又御驾亲征,实乃大唐一幸事。

六十年前,阳关。

敌军兵临城下,敌军兵力八十万,唐军兵力十六万,在阳关展开最後一次会战,此战将决定西域的归属权。

“将军,你说是长安远,还是太阳远?”

“废话,当然是太阳远,只见过从长安来的人,没见过从太阳来的人。”

“那,为何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唉,小江,知道你在长安有个家,有个可爱的女娃娃,只是如今,贼寇兵至,为了大唐,你我皆一步都不得退!”

“诺!”

“还有,记好了,怎麽不见长安,举目皆长安,你我皆长安!”

十年後,阳关被围第十年。

“江将军,敌军派来了信使,让我们投降。”一位士兵呈上了一纸书信。

“老将军的话忘了吗?投降?笑话,我们可以守着这座城直到老死!”说着便看也不看那封书信一眼,将它扔到了炉火中。

十年间,两军交战屈指可数,中亚各国面对十几米高的石砌城墙,束手无策,唐军占据有利地形死守阳关。老将战死,新兵顶上,硬是受了整整十年。

又一个十年,可算是盼来了唐中央的援军。

一百万大军西出嘉峪关,直奔阳关而来。

“江将军,你撑住,我去叫医生!”

江槐一把拽住那位年轻的士兵,气喘吁吁道:“不必了,我这新伤加旧伤早已无力回天,如今大敌当前,这将军一职,便传与你,记住,宁可战死失社稷,绝不拱手让江山!还有,这封家书,一定帮我带回去!”

看着走远的小将军,他喃喃道:“唉,如今连长安的曲调都记不清了。”

说完,不久便咽了气,他终究没撑到唐军胜利的那一天,更是没能亲眼看到唐军破敌,收复西域。

作者有话要说:

本文为系列第二作,时间线放在了第一作的七十年後。

本作将展开描写此架空世界的华夏。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