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蛊王的新娘 > 33第033章(第2页)

33第033章(第2页)

比如去年四月初六,蜀中闹蝗灾,记朝廷调拨赈灾米粮三千二百石、银四百两。

账册上的出库条目有四条:

其一,四月十二,放给黄龙沱灾民米八百石、银一百两。

其二,四月廿六,放给石桥镇灾民米九百石、银一百二十两。

其三,五月初三,拨充祈安县学廪米三百石,银一百两。

其四,五月十六,转运司调运米八百石。

李知野记得,蜀中那场蝗灾闹得很大,朝廷非常重视,调拨的粮食款项都有明档的御令和记录。

旁的他不记得,但派发的银两应当是六百两。

这个数字他不会记错,因为当时他们灵武军也上报申请军饷,要的就是六百两,但朝廷最后调拨,只给了他们四百两,说的就是蜀中有灾,国库的银两都要先紧着灾区。

这一来一去的,就已经少了两百两白银。

后面的出库记录吧,虽然米数加起来仅有两千八百石,并没有超出朝廷划拨的粮食数目。可是,在每一笔记录后面,按规定应当附有领状。

第一笔,黄龙沱的领状一共二十七张,核查数目一算,领米七百八十石,银九十三两。

这里面,就又少了二十石米和七两银子。

第二笔,石桥镇的领状就残缺不全,计算下来领米只有六百石,缺了三百石的领状,银两更是少了三十两。

后面两笔更是厉害,便干脆连领状都没了,不仅没有县学教授的签收记录,也没有转运司的押运文书。

前后一番统计,竟是少银一百三十七两,米一千四百二十石。

再往后翻,就发现保宁府去年六月开始的出库记录就全部缺失了,仅在账册末尾备注了一句:“水浸残缺”。

但李知野摸了摸,纸张边沿并没有发霉受潮的痕迹,前面书写的墨迹也很连贯并无洇染。

而余下的其他记录上,关于银两的记录有多处反复涂抹,比如将六百两刮去、改成四百五十两。

不过匆匆翻阅,李知野就发现了这样多,他拧眉抬头、心扑通扑通跳,忍不住抬头去看韩铭。

而韩铭也是面色凝重地看过来,忽然又转头去看躺在那里一动不动的吴氏。

不过几瞬的眼神交流,两人就都明白了:这位夫人为何最后会落得如此惨状。

这三本账册上都有保宁府尹和地方各镇长官的印信,官印私印都有,做不得假。

但账册为真,里面的内容又如此触目惊心,只怕蜀中官员的贪墨已经到了可怖的地步。

联想到青阕堤被炸一事上的种种怪异,李知野直觉心惊肉跳,总觉他们灵武军卷入了一件了不得的事情里。

韩铭和他想的一样,当机立断:“我去给盛先生写信,还有这东西,您要收好。”

吴氏当时已经下狱,她能从羁押之地偷走账册,然后又千里迢迢来到灵武军驻地,想必是知道地方上官官相护,没办法将这证据递出去。

灵武军是外调军,和地方上的势力牵涉不深,何况当时在金沙江畔,李知野等人的种种表现,瞧着也不像是会和蜀中官员同流合污。

李知野长叹,总觉自己倒霉。

他来蜀中,是真以为前线有仗好打,没想一番折腾下来,竟然还是卷入朝堂的纷争里。

他哀哀长叹,忍不住地趴到了书案上,倒惹得已经走出去的韩铭驻足回头:

“她后背伤成这样,只怕是与之前保宁府意外走水有关,将军你可得当心了——”

李知野摆摆手,表示自己晓得了。

打发了地方上那个仵作,李知野抱起账册,在中军帐内找了个秘匣锁到箱子最里层。

他站起身,在原地踱步两圈后还是心烦意乱,最终转身迈步,径直走向了后院仓廪官的小院。

院内,二饼正在收晾晒好的被单: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