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19世纪的中国作家 > 9009(第1页)

9009(第1页)

009

凯瑟琳把信封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还以为是自己出了幻觉。

克里斯丁给她的名片,的确是《本特利氏杂志》的主编没错,她是按照地址寄出的稿件呀!凯瑟琳可从来没与《海滨杂志》联系过,但这封落款是《海滨杂志》的信是怎么回事?

她顿感莫名,还是拆开了信封。

抽出信件,内容不多,工整的字迹言辞礼貌且客气:

“尊敬的贝尔女士:

原谅我的冒昧来信,请容许我自我介绍:安德斯·钱伯斯,《海滨杂志》的主编。

不日之前,我在《本特利氏杂志》的主编,亦是我的好友安斯沃斯家中,阅读了你的小说《谋杀指导》。很不幸,该作品与《本特利氏杂志》的调性不符,安斯沃斯无法接收你的稿件。

但我和他都认为,这样的故事如此埋没,太过可惜。

恰逢我在为《海滨杂志》寻觅合适的作品与作者,你的侦探小说趣味性十足,我很感兴趣。

若有机会,可否请你前来伦敦一趟,与我见面详谈?

期待你的回信。

钱伯斯。”

凯瑟琳读完信,把干净的信纸往心口一按,深吸口气。

安妮急不可耐:“怎么样,是过稿了吗?”

凯瑟琳摇了摇头。

安妮立刻攥紧拳头:“怎么会?!伦敦的杂志社,也太没眼光了!”

“别着急,”凯瑟琳莞尔,“退稿了,但没完全退。”

谁能想到,无心插柳,她居然被《海滨杂志》的主编看中了!

这可是刊登了福尔摩斯短篇集的杂志呀,在无数侦探迷、推理悬疑书粉眼中,可是圣经一般的存在。

不过凯瑟琳记得,现实历史中的《海滨杂志》,要到十九世纪末才创刊。

她穿进了古典小说中,当下还在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居然和现实历史不同,这本大名鼎鼎的杂志,提前了二十年出现*。

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啊!

凯瑟琳对自己的作品有信心,但也没想到会如此顺利。更何况《海滨杂志》背靠大出版社,且很受欢迎,是订阅率极高的大杂志了。若能顺利刊登,她日后的创作之路会顺畅的多。

而家人们可不知道这本通俗杂志在凯瑟琳心中的地位如何。

罗斯金先生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宝贝女儿怎么就成了“乔治·贝尔”。但看着过往总是敏感多虑的二女儿,如今笑到合不拢嘴,他也情不自禁地笑起来。

“要不是还得准备与查尔斯见面,我非得问个清楚不可,”罗斯金先生打趣道,“究竟是怎么回事,我的家中还多了一位‘贝尔’先生?”

哦对,钱伯斯先生的信件,开头就写的是贝尔女士。

看来她的字迹还是瞒不住性别,不过没关系,凯瑟琳原本就没想隐瞒。

提及与克里斯丁先生见面,凯瑟琳才收敛了脸上的傻笑。

她将信件郑重收好,看向罗斯金先生:“爸爸,我能听听你在伦敦的经历吗?”

“当然。”

罗斯金先生点头,“要不是你足够细心,我已经头脑一热贷了款了!这件事你有知情权,亲爱的。”

凯瑟琳扬起笑容:“谢谢爸爸。”

而克里斯丁在正经事上,也是个雷厉风行的人。

罗斯金先生下了火车,就派人去亚士伯庄园通知克里斯丁先生。基本上罗斯金先生刚刚休息好,查尔斯·克里斯丁就及时赶到。

书房之内,高大的青年对着凯瑟琳礼貌颔首,就直奔正题。

“先生,”他问,“司各特说了什么?”

“我假意感兴趣,就是还在犹豫,”罗斯金先生说,“几番试探,吊起了司各特的希望,他给我透了几个底。说是伊顿航海公司,刚刚把公司从利物浦搬到伦敦,就在码头区。新成立的公司就能拉拢不少投资,证明靠山足够稳定。若是我还不放心,他可以邀请几个入伙的朋友和我谈谈。”

“搬到伦敦?”

凯瑟琳敏锐地抓住重点,“棉纺厂都开设在北方,总不会是打算把走私棉花运送到伦敦来。”

十九世纪的英国,棉纺厂都集中在北英格兰,当时的曼彻斯特可谓是棉纺之城。这是因为棉纺厂需要足够大的空间,蒸汽机也需要水源和煤矿。

伦敦这个大污水坑寸土寸金,人口众多,哪里放得下棉纺厂。

克里斯丁诧异地看向凯瑟琳。

他全然没想到,凯瑟琳的反应居然这么快。

“不会把走私棉花运回伦敦,”克里斯丁冷声提醒,“却可以把伦敦的走私品运至美国,好支持南北内战。”

话音落地,书房里一片沉默。

凯瑟琳听着那叫一个心惊胆战。

这样的情况,现实中确实也有历史记载。

可她只是为了阻止父亲跳进骗局,多嘴问了克里斯丁先生一句,怎么还能拔起萝卜带出泥,扯出如此事件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