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书名岁时 > 第41章 旧信里的心事与悄然靠近的距离(第2页)

第41章 旧信里的心事与悄然靠近的距离(第2页)

他直起身,踱步到窗前,目光投向窗外那棵高大的梧桐树。此时正值初夏,梧桐树叶郁郁葱葱,在阳光下闪烁着生命的光泽。

“梧桐树通常在四五月开花,”陆时砚像是在自言自语,又像是在对苏念说,“花期不长,约两周左右。花香清淡,呈淡紫色,远看如烟如雾。”

苏念走到他身边,一同望向窗外的梧桐:“你很了解梧桐树?”

陆时砚微微一笑:“我外婆家曾有一棵老梧桐,小时候常在树下玩耍。花开时节,整个院子都弥漫着那种淡淡的香气。”

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怀念,让苏念不由得想象起那个场景:一个小男孩在梧桐树下嬉戏,紫色的梧桐花如细雨般飘落,覆盖了整个院落。这种突如其来的亲密感让她心跳加,同时又感到一种奇妙的温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所以‘清沅’写信的时候,应该是梧桐花开的季节,”苏念将话题拉回正轨,试图平复内心的波动,“她期待明年此时,还能与收信人有所联系。”

陆时砚点头:“而且从信件的语气来看,她与收信人之间的关系似乎很微妙。既有期待,又带着几分克制和犹豫。”

就在这时,工作室的门被轻轻敲响。一位年轻的实习生探进头来:“陆老师,苏姐,馆长请你们去一趟他的办公室,说是有新现要给你们看。”

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好奇与期待。陆时砚对实习生点点头:“我们马上过去。”

实习生离开后,陆时砚开始小心地整理桌上的信件复印件,动作轻柔而熟练。苏念注意到他对待这些文献时总是格外小心,仿佛每一张纸都是无价之宝。这种专业态度让她不禁心生敬意。

“你觉得馆长找到了什么?”苏念一边帮忙整理,一边问道。

陆时砚沉吟片刻:“可能是与‘清沅’或收信人相关的其他文献。馆长最近在整理一批捐赠的地方档案,说不定有所现。”

苏念的心跳不由得加快了几分。历史研究最令人兴奋的时刻莫过于此——当你以为已经陷入死胡同时,突然出现的新线索就像一束光,照亮了前行的道路。

去往馆长办公室的路上,两人并肩而行。走廊里很安静,只有他们的脚步声在空旷的空间中回响。苏念偷偷瞥了一眼身边的陆时砚,他正若有所思地看着前方,侧脸的线条在走廊的灯光下显得格外分明。

“你在想什么?”苏念忍不住问道。

陆时砚转过头来,嘴角带着淡淡的笑意:“我在想,如果‘清沅’真的是纸坊老板的女儿,那么她使用的信纸可能来自自己家的作坊。这意味着我们可以通过分析纸张的纤维和成分,进一步确认信件的来源。”

苏念眼睛一亮:“这倒是个好主意!所里的实验室应该可以做这类分析。”

“前提是能得到原件的取样许可,”陆时砚提醒道,“这些民国书信现在都是珍贵文物,恐怕不容易获得批准。”

谈话间,他们已来到馆长办公室门前。门虚掩着,可以听到里面传来轻微的纸张翻动声。陆时砚轻轻敲了敲门,里面传来馆长熟悉的声音:“请进。”

馆长办公室宽敞明亮,四面墙都被书柜占据,空气中弥漫着旧书和咖啡的混合香气。馆长本人正站在一张大书桌前,桌上摊开着几本厚重的档案册。

“你们来了,”馆长抬起头,眼镜滑到了鼻梁上,使他看起来比平时多了几分亲切感,“我找到了一些有趣的东西,觉得你们应该看看。”

他示意两人来到桌前,指着一本打开的档案册:“这是最近一批捐赠的地方志资料,主要是民国时期苏州平江路一带的商业记录。看这里——”他的手指点在一页泛黄的记录上。

苏念和陆时砚同时俯身看去。那是一份商户名录,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平江路一带的商铺信息。馆长的指尖正指着一行字:“墨韵斋,主营文房四宝与信笺用纸,东主清柏年,有一女名清沅,年方二八,擅书法绘画。”

苏念倒吸一口凉气,与陆时砚交换了一个兴奋的眼神。他们之前的推测得到了证实!‘清沅’确有其人,正是墨韵斋老板清柏年的女儿。

“还有更令人惊讶的,”馆长翻到另一页,指向另一条记录,“看这个:‘民国二十二年春,清家小姐与林家公子订婚。林氏经营茶叶生意,宅邸位于平江路南端’。”

“林家公子?”陆时砚敏锐地捕捉到这个信息,“我们之前整理的信件中,收信人署名只有一个‘林’字,会不会就是这位林家公子?”

馆长推了推眼镜:“极有可能。而且你们看这里——”他又指向另一条记录,“民国二十三年初夏,清家突然解除婚约,不久后墨韵斋关门歇业,清家举家迁往上海。解除婚约的原因未有明确记载,只模糊地提到‘性情不合’。”

这个现让整个故事顿时复杂起来。苏念不禁想象着那个年代的爱情悲剧:一对通过书信传情的年轻人,已经走到订婚的地步,却最终因故分开。而那封未写完的信,那句“若明年梧桐再开”,是否就写于婚约解除的前夕?

“有没有关于林家公子的更多信息?”陆时砚问道,他的声音中带着研究者特有的冷静,但苏念能感觉到他同样被这个现所触动。

馆长摇摇头:“目前的记录中只有这些。不过捐赠的档案中还有几本未整理的商业往来账册,说不定能找到更多线索。我已经让人把它们送到你们的工作室了。”

这个好消息让苏念和陆时砚精神一振。感谢过馆长后,两人迫不及待地返回工作室,果然现桌上已经多了几本厚重的账册。

接下来的时间里,他们全身心投入到这些新资料的查阅中。阳光逐渐西斜,工作室内的光线变得柔和起来,但他们几乎没注意到时间的流逝。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找到了!”苏念忽然轻声惊呼,指着一页账目记录,“看这里,民国二十二年冬,墨韵斋从林家茶行购入大量茶叶,备注是‘婚宴用’。”

陆时砚凑过来查看,眉头微微蹙起:“这就印证了订婚的说法。但为什么半年后就解除婚约了呢?”

他们继续翻阅,期待找到更多线索。忽然,陆时砚停了下来,手指轻轻点在一页账目上:“奇怪,民国二十三年春,也就是婚约解除前不久,墨韵斋有一笔大额支出,收款方是……一家西医诊所。”

苏念立刻意识到其中的不寻常:“在那个年代,西医诊所并不常见,费用也相对昂贵。清家有人患了重病吗?”

“或者是……”陆时砚欲言又止,但他的眼神已经说明了他的猜想。

苏念的心沉了下去。她明白陆时砚的未尽之言——在那个保守的年代,未婚先孕可能是解除婚约的原因之一。但这个猜测太过大胆,也缺乏直接证据。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