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周期末考试准备得怎么样?”陆时砚问道。
“还在复习中,有些概念还是不太理解。”苏念老实回答。
“如果有需要,可以随时来办公室找我。”陆时砚的语气很自然,仿佛这是再平常不过的提议。
苏念点点头,心里涌起一股暖流。她偷偷瞥了一眼身边的陆时砚,月光下的他侧脸线条柔和,少了白日的严肃,多了几分温和。
到达宿舍楼下时,苏念轻声道谢,转身准备离开。突然,陆时砚叫住了她:“苏念。”
她回头,看到他从包里拿出一个小盒子:“这个给你,复习累了可以提神。”
苏念接过盒子,打开一看,里面是各种口味的茶包,每一包上都手写着名称和功效。她惊讶地抬头,对上陆时砚的目光。
“我自己也常喝,”他解释道,“比咖啡健康些。”
苏念握着盒子,心中涌动的情感几乎要溢出来。她轻声道谢,看着陆时砚转身离去的身影,在月光下站了很久才回宿舍。
期末考试结束后,心理学研讨会如期举行。苏念作为志愿者忙前忙后,虽然辛苦,但收获颇丰。会议间隙,她看到陆时砚在台上侃侃而谈的样子,专业而自信,不由得为他是自己的导师而感到骄傲。
会议结束后,陆时砚找到她:“这几天辛苦你了,表现得很出色。”
苏念摇摇头:“能参与这么高水平的学术会议,是我的荣幸。”
陆时砚微微一笑:“下学期我有一门研究生课程,如果你感兴趣,可以来旁听。”
苏念的眼睛亮了起来,连忙点头。她知道,这不仅是学习的机会,更是与陆时砚继续相处的机会。
暑假开始后,校园变得空旷许多。苏念选择留校帮忙整理研究资料,同时预习下学期的课程。陆时砚也因为科研项目经常来办公室,两人见面的机会并没有因为假期而减少。
一个炎热的下午,苏念在图书馆查资料时,偶然现了一篇陆时砚多年前表的论文。她好奇地阅读起来,被文中新颖的观点和严谨的论证深深吸引。不知不觉,她读完了整篇论文,对陆时砚的敬佩又加深了一层。
第二天去办公室送资料时,她忍不住提到了那篇论文。陆时砚有些惊讶:“那是我博士期间的研究,没想到你能找到。”
“写得真好,”苏念真诚地说,“特别是关于注意力瞬脱现象的实验设计,很精巧。”
陆时砚的眼中闪过惊喜的光芒:“你能理解到这一层,说明你真的用心了。”
他们随后就论文内容讨论了近一个小时,陆时砚甚至翻出当年的实验数据给她看。苏念现,与陆时砚讨论学术问题是一种享受,他的思维敏捷,表达清晰,总能一针见血地指出关键。
离开办公室时,苏念感到受益匪浅。她不仅对专业知识有了更深的理解,更感受到了与陆时砚之间那种默契的学术共鸣。
暑假悄然过去,新学期伊始。苏念如愿旁听了陆时砚的研究生课程,每次课都坐在第一排认真听讲。陆时砚对她似乎也更加关注,课堂讨论时常会点名让她表看法。
一天下课后,陆时砚叫住她:“系里有个助研岗位空缺,我觉得你很合适。如果你有兴趣,可以考虑申请。”
苏念惊喜不已,这是她梦寐以求的机会。不仅能近距离参与科研项目,还能与陆时砚有更多的工作接触。她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随后的日子里,苏念开始了助研工作。她帮助陆时砚整理文献、收集数据,有时还参与实验设计。工作虽然忙碌,但她乐在其中。每次与陆时砚讨论研究进展时,她都能感受到自己对心理学的热爱在不断加深。
一个秋高气爽的下午,他们一起在实验室分析数据。工作结束后,陆时砚突然说:“谢谢你这段时间的帮助,项目进展比预期快了很多。”
苏念摇摇头:“能参与这么有意义的研究,是我的幸运。”
陆时砚看着她,眼神温和:“你很有科研潜力,将来可以考虑继续深造。”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句话让苏念的心跳加了不少。能得到陆时砚的认可,对她来说意义重大。她郑重地点点头:“我会认真考虑的。”
走出实验室时,夕阳西下,整个校园沐浴在金黄色的光辉中。苏念与陆时砚并肩走在林荫道上,讨论着下一步的研究计划。微风拂过,带来桂花淡淡的香气。
到达分岔路口时,陆时砚停下脚步:“就送到这里吧,明天见。”
苏念点点头,目送他转身离去。夕阳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她站在原地,直到那个身影消失在视野尽头。
回到宿舍,苏念打开窗,让晚风吹进房间。她拿起一颗草莓糖放入口中,甜味在舌尖弥漫开来。回想这半年来的点点滴滴,从最初的课堂互动到现在的助研工作,她与陆时砚之间的关系悄然生着变化。
那种变化细微而深刻,如同春日里悄然绽放的花朵,不经意间已经绚烂夺目。苏念知道,前方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只要有陆时砚的指引,她就有信心一步步走下去。
夜深了,她打开电脑,开始整理今天的研究笔记。屏幕的光映在她的脸上,眼神专注而坚定。在这个普通的秋夜里,苏念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清晰与方向感。心理学不再只是一门学科,而是她愿意倾注心血的事业;陆时砚也不只是一位教授,更是她学术道路上的引路人,或许,还是她心中悄然生长的特别存在。
窗外,一轮明月高悬,清辉洒满大地。苏念轻轻哼着歌,继续工作,心中满是对未来的期待。
喜欢岁时予你请大家收藏:dududu岁时予你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