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岁月予我什么意思 > 第4章 办公室的巧合文献(第1页)

第4章 办公室的巧合文献(第1页)

午后的阳光透过百叶窗,在办公桌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苏念对着电脑屏幕上几乎空白的文档,忍不住叹了口气。论文选题是上周陆时砚在课上特意为她建议的——《宋代市民阶层的物质生活与审美变迁》,当时她觉得这个角度新颖又有趣,信心满满地保证一定能完成,现在才现自己挖了个多大的坑。

图书馆能找到的资料零散又片面,她翻遍了所有相关的参考书,却总觉得无从下笔。文档上的光标不停闪烁,仿佛在嘲笑她的无能为力。就连林薇来的奶茶外卖链接,她都懒得点开,整个人沉浸在一种焦灼而无力的状态中。

桌上的参考书堆成了小山,其中最显眼的是那本《东京梦华录》。她已经快把书页翻烂了,却始终找不到合适的切入点。宋代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太过繁杂,从服饰到饮食,从娱乐到居住,每一个细节都值得深入研究,反而让她不知从何入手。

"还没搞定?"

身后突然传来的声音让苏念吓了一跳,手里的鼠标差点滑到地上。她慌忙回头,看见陆时砚不知何时站在了她的办公桌旁。他手里拿着一叠刚打印好的资料,金丝边眼镜后的目光落在她空白的文档上,眉头微微蹙起。

"陆、陆教授?"苏念赶紧把乱得像鸡窝的头捋了捋,窘迫地解释,"资料有点少,不知道该怎么展开……"

陆时砚嗯了一声,视线扫过她桌上堆成小山的参考书,修长的手指在《东京梦华录》的封面上轻轻一点:"这本书里提到的瓦子勾栏,其实能关联到市民服饰的演变,你有没有注意到?"

苏念愣住了。她确实反复翻阅过这本书,却从未往服饰方向想过。经他这么一提醒,突然觉得豁然开朗。瓦子勾栏作为宋代市民的娱乐场所,那里的艺人服饰确实能反映当时市民的审美趣味。

"我办公室有几本相关的论文集,可能对你有帮助。"陆时砚转身往隔壁走,"你过来拿一下。"

他的办公室就在苏念实习的助理区隔壁,门总是虚掩着,却鲜少有人敢进去。苏念跟在他身后,闻到空气中飘着淡淡的雪松味,和上次在他外套上闻到的一样,莫名让人觉得安心。

办公室比她想象中简洁,除了靠墙的巨大书架,只有一张深色木桌,桌上摆着个青瓷笔筒,连盆栽都是叶片整齐的文竹,透着主人一丝不苟的性子。书架上整齐地排列着各种古籍和专业书籍,每一本都摆放得一丝不苟,仿佛在诉说着主人严谨的学术态度。

陆时砚弯腰从书架下层抽出两本蓝色封皮的书,递给她时,苏念注意到他指尖沾着点墨痕,像是刚写过字。这个现让她心里微微一动,忍不住想象他伏案疾书时的模样。

"这本是我导师当年的研究手稿,里面有几处关于宋代织物纹样的批注,或许能给你点思路。"他指着其中一本,"另一本是近年的考古报告,附录里有张宋代市井复原图,你可以参考。"

苏念捧着书,指尖都在烫。她知道陆时砚的导师是业内泰斗,手稿根本不外借,更别说给她一个实习生看了。这份信任让她既感动又忐忑。

"这、这太贵重了……"她结结巴巴地说,"我一定会小心保管的!"

陆时砚看着她把书紧紧抱在怀里,像只护着宝贝的小松鼠,眼底漾起一丝笑意:"放你那儿吧,下周课前还我就行。"他顿了顿,目光落在她空着的桌角,"刚才看你没点外卖,我让食堂留了份糖醋排骨,等下让阿姨送过来。"

苏念猛地抬头,眼睛瞪得圆圆的:"您怎么知道我喜欢吃糖醋排骨?"

话刚出口她就后悔了——上周家庭聚餐时,林薇夹了块排骨给她,她随口说了句"这个好吃",当时陆时砚就坐在对面,她还以为他没听见。

陆时砚端起桌上的保温杯喝了口,语气平淡得像在说天气:"林薇提过,说你总念叨学校食堂的排骨做得不正宗。"

这个解释天衣无缝,苏念却莫名觉得,他好像比自己以为的更关注她。这个认知让她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了几分。

回到座位上,苏念迫不及待翻开那本手稿。泛黄的纸页上,除了细密的批注,某一页的空白处还贴着张小小的便签,上面用隽秀的字迹写着几个关键词:"相国寺周边商铺分布图《清明上河图》中女性头饰细节"。

全是她论文卡壳的地方。

苏念捏着那张便签,心跳突然快了半拍。这真的是"巧合"吗?她抬头看向隔壁虚掩的门,隐约能看见陆时砚坐在书桌前的背影,阳光透过百叶窗落在他肩上,温柔得不像平时那个严肃的教授。

这时,手机震了一下,是林薇来的消息:"念念!我刚听我小叔说你论文卡壳了?他是不是给你找资料了?我就说他对你最上心了!"

苏念看着屏幕,脸颊慢慢热了起来。她低头翻开那本考古报告,恰好翻到陆时砚说的那张复原图,图上某个摊位旁用红笔圈了个小小的标记,旁边写着:"此处可关联市民配饰演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笔尖划过纸页的力度很轻,却像羽毛似的,轻轻搔在苏念心上。

她咬着唇笑了笑,打开文档开始敲字。这一次,思路顺畅得不像话。

隔壁办公室里,陆时砚放下手机,看着屏幕上林薇来的"小叔你太明显了吧",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弧度。他拿起笔,在笔记本上写下一行字:"下周带苏念去尝尝城南那家老字号排骨店。"

温水煮蛙,总得一步一步来。他有的是耐心。

午后的阳光渐渐西斜,苏念完全沉浸在论文写作中。有了陆时砚提供的资料,她的思路如泉涌般源源不断。那些原本零散的史料,在这些专业资料的串联下,渐渐呈现出清晰的脉络。

她特别注意到手稿中关于宋代市民服饰变迁的批注,其中提到一个有趣的现象:随着商品经济的展,宋代市民的服饰逐渐从实用转向审美,出现了许多新颖的样式和纹饰。这个现让她兴奋不已,这正是她论文需要的核心论点。

就在她奋笔疾书时,食堂阿姨送来了糖醋排骨。精致的餐盒里,排骨色泽红亮,香气四溢,旁边还贴心地配了一碗米饭和几样小菜。苏念惊讶地现,竟然都是她喜欢的口味。

"陆教授特意嘱咐的,说你要写论文,得补充营养。"阿姨笑眯眯地说,"他还让我提醒你,吃完饭休息一会儿,别太累了。"

苏念接过餐盒,心里涌起一股暖流。她没想到陆时砚如此细心,连这种小事都考虑到了。这份关心让她既感动又有些不知所措。

吃饭的时候,她忍不住想起第一次见到陆时砚的情景。那时她误把他当成管家,还理直气壮地使唤他帮忙拿东西。现在想来,真是尴尬得想找个地缝钻进去。但陆时砚似乎并不在意,反而对她格外照顾。

这种照顾,是出于老师的责任,还是别有深意?苏念不敢细想,生怕是自己自作多情。

吃完饭,她继续投入论文写作。有了思路之后,进度快得惊人。她决定从《东京梦华录》中记载的瓦子勾栏入手,分析宋代市民的服饰审美变迁。这个角度既新颖又接地气,很适合她的专业背景。

写着写着,她遇到一个难题:如何准确描述宋代服饰纹样的演变?这方面的资料实在太少,她翻遍了手头所有的参考书,都找不到详细的记载。

犹豫再三,她鼓起勇气敲响了陆时砚办公室的门。

"请进。"里面传来低沉的声音。

苏念推门进去,看见陆时砚正在批改论文。他抬起头,金丝边眼镜后的目光带着询问。

"陆教授,我想请教一下关于宋代服饰纹样的问题……"她小声说明来意。

陆时砚放下笔,示意她坐下:"具体是哪个方面?"

"我想知道宋代服饰纹样从早期到晚期的演变特点,但是找不到详细的资料。"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