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窑的阴寒如同湿透的棉被,沉沉地压在赵小满尚未痊愈的胸口。每一次呼吸都带着撕裂般的隐痛,冰冷的空气灌入肺腑,如同无数细小的冰针在搅动。额心那道淡红色的根须印记沉寂着,仿佛前日荒地那场呕血通幽、感知水脉的剧痛与狂喜,只是高烧中的一场幻梦。唯有肺腑深处残留的灼痛和眉骨上磕碰留下的青紫肿胀,提醒着她那并非虚幻。
水脉…找到了。
但如何引上来?在这滴水成冰的严冬,在这片被盐碱诅咒的沙荒?
靠她这双冻疮溃烂、指甲外翻的手?靠张婆婆那把豁口的旧柴刀?
巨大的无力感再次如同冰冷的潮水,漫过刚刚燃起的希望火苗。她蜷缩在冰冷的草铺上,听着窑外呼啸的寒风,如同听着命运无情的嘲笑。腹中火烧火燎的饥饿感,比寒风更甚,日夜啃噬着她的意志。
“咳…咳咳…”又是一阵撕心裂肺的呛咳,冰冷的涎液带着血丝溢出嘴角。赵小满枯瘦的手指死死抠进身下冰冷的浮土里,指关节因用力而泛白。不行!不能就这样枯等!水脉是生机,但生机不能当饭吃!更不能在寒冬里凭空变出引水的工具!她需要…种子!
一个念头如同闪电,劈开绝望的阴霾。
种地!
只有种出粮食,才能活下去!才能有力气去挖井,去引水!
哪怕是最贫瘠的沙地,哪怕只有几颗种子,只要埋下去…就有一线希望!
爷爷当年…是怎么在这片沙荒上熬过来的?他一定…也种过东西!种什么?什么东西能在盐碱沙荒里活?
一个名字,带着一种近乎本能的直觉,猛地撞进她混乱的意识——粟!耐旱的粟米!
她挣扎着撑起上半身,布满血丝的眼睛急切地望向窑洞口。张婆婆佝偻的身影正背对着她,借着洞口透进来的惨淡天光,枯瘦的手指正极其缓慢、极其艰难地,在一小堆混杂着草籽、瘪谷和不知名干瘪根茎的“食物”里,仔细地挑拣着。
“婆婆…”赵小满的声音嘶哑破裂,带着浓重的血腥气,“…有没有…粟米种?”
张寡妇枯槁的背影猛地一僵!如同被无形的冰锥刺中。她极其缓慢地转过身,浑浊的眼睛里充满了难以置信的惊愕和一种被触及最深伤痛的痛楚。她看着赵小满深陷的眼窝,看着她惨白如纸的脸,看着她眉骨上刺目的青紫,嘴唇哆嗦着,干裂起皮,却半晌不出一个音节。
粟米种?!
在这青黄不接、饿殍遍地的寒冬?!
那是比金子还金贵的东西!是她压箱底、准备熬到来年春荒、吊着自己最后半条老命的命根子!
“丫头…你…你说什么胡话…”张寡妇的声音干涩得如同砂纸摩擦,带着浓浓的苦涩和绝望,“…粟米种?那是能活命的东西!婆婆…婆婆就剩…就剩那么一小把了…那是…那是留着…”后面的话,她哽咽着,再也说不下去。浑浊的老泪在深陷的眼窝里疯狂打转。那是她仅存的、对未来微薄到可怜的指望,是支撑着她在这破窑里苟延残喘的最后一点念想。
赵小满看着张寡妇眼中那深不见底的痛苦和绝望,心头如同被重锤狠狠砸中。她太清楚粮食意味着什么了。尤其是种子,那是农人血脉里传承的命脉,是熬过寒冬、等待春日的唯一凭证。向一个同样挣扎在死亡线上的老人索要种子,无异于剜她的心!
但…她还有别的路吗?
“婆婆…”赵小满的声音更低,却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嘶哑和不容置疑的坚定,她枯瘦的手指指向窑洞外,指向那片寒风呼啸的沙荒地,“…那地…那地下面…有水!”
“水?”张寡妇浑浊的眼睛猛地睁大,布满沟壑的脸上瞬间写满了荒谬和惊疑,“沙河滩底下…有水?五丫头…你…你是不是又烧糊涂了?”她下意识地伸手想去探赵小满的额头。
赵小满猛地偏头躲开,深陷的眼窝里骤然爆射出两道如同实质般的、燃烧着痛苦与疯狂的光!她枯瘦的手指死死抓住张寡妇同样枯瘦的手腕,力道大得惊人,冰冷的触感让张寡妇浑身一颤。
“没烧!”赵小满的声音如同裂帛,每一个字都带着胸腔深处拉扯的血腥气,“我看见了!用命看见的!三丈深!就在东北角底下!有股水!一股活水!”她另一只手指着自己眉骨上青紫的肿胀,又指向自己心口,“血!用血引出来的!爷爷留的契纸…那上面的字…是真的!地脉不绝!不绝啊婆婆!”
她的声音嘶哑尖锐,在破败的窑洞里回荡,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近乎偏执的力量。那双燃烧的眼睛死死盯着张寡妇浑浊的瞳孔,仿佛要将自己感知到的那股微弱却真实的水脉,强行烙印进对方的意识里!
张寡妇枯槁的身体剧烈地颤抖起来。她看着少女眼中那疯狂燃烧的火焰,看着她眉骨上刺目的伤,听着她嘶喊出的“血”、“契纸”、“地脉不绝”…前日河滩上那惊世骇俗的印记,那被陈里正和耆老们“认证”过的古老箴言…还有这丫头砸塌炕头、冰河濒死也不曾低头的狠劲…如同破碎的潮水,狠狠冲击着她早已冰封绝望的心防。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