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往宫里打秋风的日子笔趣阁 > 第108章 闲的 你想一直素着(第2页)

第108章 闲的 你想一直素着(第2页)

如今皇帝肃正回来,如狄年这样的臣子都是信心大增,觉着皇帝已有明君之相。

这样的想法维持没一个时辰,下朝後,皇帝回後寝用个早膳回来,朝臣们就发现,继东阁给皇後理商课提举司的事後,原来做为茶房的东配殿也清出来给皇後使了。

宋提举和耿大有三日里有一日是要在东配殿里当差,回禀商课提举司的事外,再等着皇後分派後续的事项。

另有一班四十许的麟卫们也会来此等着皇後差遣。

皇後将宫务交给齐安丶乐平三人协理,无特别的事,她都不往凤仪宫去了,齐安等有事都是往延华殿东阁来回。

皇帝等于是将延华殿一分为二,他和皇後各占一边儿。

于皇後进驻东阁时没强力阻拦,这会儿木已成舟,朝臣们只得咬牙接受了。

知道是一回事,亲眼目睹是一回事,商课提举司成立不过一月,各地的商家都自发地来录报商册。

吏部的官员估算了一下,皇帝私库里一年最少有二百多万两银子的进账。

有这麽些银子能添多少窟窿,朝臣们都是後悔无比。

如今“藏富于民”的说法已是笑话一样,商户们自发地往商课提举司来申报,并且四处宣扬交商税後没了盘剥,利润反比之前厚许多。

商户们都称颂皇後大义,皇後收商税之举才是真正的让利于民,皇後于商户之中已有贤後之名。

元月十九,李宜锦于午间开始发作。

稳婆和曹院判看过後,都认为早不了,今日一般是生不下。

淑太妃只得稳下心来,又使人给崔兰愔送话,让她晚不了过去。

崔兰愔有些坐不住,只皇帝过来用膳,又按着她歇了晌,才放她往鸾居宫去了。

也是奇了,她过去陪淑太妃守在门口没多会儿,里头稳婆就说成了,半个时辰後,李宜锦就生了,是个六斤重的小子。

端王喜得扒门直喊,“锦姐儿,咱们有儿子了,明儿我就上奏请封世子。”

被淑太妃上去给了一掌,“边儿去吧,哪有这麽小就请封的。”

端王还以为她另有想法,跳起来道,“母妃,你疼锦姐儿是假的麽……”

淑太妃身边的彭姑姑实在看不下去,“有福不怕晚……”拉过端王附耳说了。

端王才知怕孩子太小压不住福,一般人家最少都是等孩子两三岁才请封的。

淑太妃懒得理他,她是个眼明心亮的,拉着崔兰愔的手谢道,“我们锦姐儿今儿生的这麽顺当,是沾了皇後的福。”

边上曹院判附和道,“这话不错,上回娘娘的姐姐生産,也是娘娘守着门坐了阵子,孩子风快就生下了。”

淑太妃又是千恩万谢了,崔兰愔怀着身孕,也不敢多留人,小心再小心地给送出了鸾居宫。

侄女儿平安生産,又得了大孙子,儿子也安于现状了,淑太妃已是心满意足,再没想奢求别的。

第二日辰正的时候,皇帝使内侍来传端王过去。

淑太妃以为端王背地里又做了什麽,薅住他质问,“你个不惜福的,你又弄了什麽鬼……”

端王抻着脖子分辨道,“我天天守家里大门都不迈出去,我能做什麽,母妃你再不松手,就勒死我了。”

延华宫来传话的内侍觉着端王有些可怜,端王妃和淑太妃都是同皇後亲近的,他就提点了一嘴,“陛下这会儿心绪不坏。”

淑太妃提着的心落回半截儿,知道内侍给这一句已是难得,是因着李宜锦同皇後交好,她没多问一句,张罗端王换了衣袍,目送他往延华殿去了。

一柱香的功夫,端王喜出望外地回来,“母妃,陛下许了我差事,让我先做着光禄寺少卿,我品着意思,待我上手了,光禄寺卿也是使得的。”

淑太妃被这巨大的惊喜砸得有些晕头转向,语不成声地问:“陛下……陛下是怎生说的?必是看在皇後的面上,你可给我记牢了。”

“母妃不说我也知道。”端王不是笨的,这会儿已理出了大概,“该是皇後瞧我待锦姐儿不坏,在陛下面前提了几句。”

淑太妃合掌道,“皇後真是咱家的大贵人,从锦姐儿和她交往上,咱一切都是顺遂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