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村支书带她去了一处小院子,院子被砖墙围了起来,外面还挂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知青旧址”。
在小楼林立的红旗村,这处小院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这里是红旗村的根,老一辈人经常说若不是因为住在这里的人,就不会有现在的红旗村。”
“说起来,您要了解的那位知青和我们家还有一些渊源,论起来我还要称她一声太奶奶,我爷爷是她的侄孙,从小我听了不少关于她的事迹……”
第三站她去了启明中心小学,这所小学的创办人正是那位知青乔安。
启明中心小学与众不同的是,它不在喧闹的城镇街区,而是坐落在一片开阔的稻田旁。
白墙黛瓦的校舍与东北风格完全不符,但听校长和她说,这是因为乔安是南方来的知青,当初老村长想以这种方式让后人铭记她。
而给她印象最深刻的是校园里的“耕读园”。
其中一半是整齐的试验田,种着玉米、蔬菜,这里的孩子们每周有两节“田间课”,跟着老师学习播种、灌溉、收获。
而另一半是错落的读书角,里面不仅有崭新的绘本,还有带着岁月痕迹的农技书,校长说学校成立之时,那些书就被摆在了这里。
乔安随着这些人的讲述走过了一个地方又一个地方,神奇的是只要提起这个名字,每个人似乎都能说出关于她的二、三事。
再次回到纪念馆的乔安,整理着她记录下的见闻,但压在她心中的疑惑却更甚,这位知青最后去了哪里?
她根据红旗村老人的口述,去了国家科技大学,拜访了档案馆的老馆长。
捧着泛黄的校友名录,她指尖划过乔安这个名字时,眼中泛起喜色。
可当她想要查看这位的档案时,却没能如愿。
“她的档案不在这里,当年她入学不久档案就被调走了。”
乔安心脏微紧,她知道接下来的事她没有权限再追踪下去。
生活似乎进入了正轨,可只有她知道自己心中的角落被一个人占满了。
三年后
“bj时间今日上午,我国a航天射场传来捷报,由我国攻关的‘太空模拟生态城市’核心舱顺利升空,这一壮举标志着我国成为全球个实现‘万米级闭环生态空间’在轨部署的国家,将人类太空长期定居梦想推向现实……”
“这一设想由乔安教授于上世纪o年代提出,乔安教授生平……”
乔安听着电视机里播报员的声音,脑子嗡嗡作响。
“乔安教授于年月日凌晨在bj医院逝世,她的贡献值得我们世人铭记……”
“是巧合吗?”乔安喃喃自语。
当年的那张旧报纸被乔安放在了展柜里,同时存放在里面的还有一只秒表以及乔安教授的几张手稿。
人若真的有前世今生,那我定不会污了您的荣耀!
——乔安
喜欢年代炮灰,靠神豪系统科研强国请大家收藏:dududu年代炮灰,靠神豪系统科研强国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