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振华动用了解放前积攒下的所有海外关系。
通过香江的老朋友,
辗转联系上几个西方的设备制造商。
那个年代想从国外搞到先进工业设备,比登天还难。
不仅要面对西方的技术封锁,还要躲过各方势力的监视。
娄振华砸下血本,用黄金和美金,不计成本。
通过一家在巴拿马注册的皮包公司交易,数次转手。
硬生生敲开一条极度危险的通道。
整个过程他都亲自盯着,如履薄冰。
生怕走错一步,就满盘皆输。
在耗费巨大的精力、财力和人情后,东西总算分批运抵香江。
娄振华又安排人手,将设备伪装成普通机械零件。
用货轮悄悄运回内地。
这天,几辆盖着厚油布的解放牌大卡车,趁夜色驶入京城。
最终停在还没挂牌的“红星科技实验院”门口。
这里经过杨厂长亲自督办,工人们加班加点地改造。
现在已经焕然一新。
破败门窗全换了,墙壁也重新粉刷。
里面按照林卫国的设计,隔出好几个功能区。
虽还简陋,但已有几分现代化科研机构的架势。
娄振华亲自押车,从卡车上跳下。
看着眼前几口巨大的木箱,他长长舒出一口气。
这段时间的辛苦,没白费。
林卫国和杨厂长早早等在这里。
“娄先生,辛苦了!”
杨厂长激动地握住娄振华的手。
“杨厂长客气了。”
娄振华擦了擦额头的汗。
“能为国家出点力,是我这老家伙的荣幸。”
“快,打开看看!”杨厂长已经等不及。
工人们拿着撬棍上前,小心撬开其中一口木箱。
木板移开,里面露出闪着金属光泽的复杂机械。
在场工人虽不是专家,
但一看那精密的结构,复杂的管线,
就知道这绝对是宝贝疙瘩!
“这是合成纤维纺丝生产线的核心设备。”
娄振华指着机器,像介绍自己的孩子。
“有了它,咱们就能自己生产涤纶、锦纶了。”
“老百姓以后不愁没好布料穿!”
他又指向另一口箱子。
“那里头,是半导体生产线的关键设备。”
“卫国说,这东西是未来工业的命脉,比钢铁还重要。”
接着,他又介绍大型合成氨设备和塑料生产线。
每一样都是国家当前最急需,却又被卡着脖子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