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无始的意思 > 第 12 章(第1页)

第 12 章(第1页)

第12章

登上峰顶,天空忽然飘起细雨丝,山上的寒气异常沁人。蒋韩勋的身体对此很敏感,他凝望着面前古刹,微有不太好的预感,右手下意识按住了左边心口,缓了好一会儿。

安导游察觉他的举动,颇为担心地问:“蒋先生,你不舒服吗?”

“没事。”蒋韩勋摆摆手,张了张口,就轻回答,“不太习惯山上的环境吧,太冷了,应该过一会儿就好了。”

安导游听了,稍稍安心。又见他一米八几的大高个儿,身体看起来也十分壮实,没再多想,领着他向最近的寺庙走去。

天台峰上天台寺,香火旺盛,空气朦朦胧胧,分不清是香火的烟,还是山岚雾气。人们手里都拿着一把香,人多的地方比肩而行,言语却都很轻。

安导游去取了两把崭新的香,给蒋韩勋递来一把,告诉他用法,又指指寺庙主殿:“你可以从这里开始,把你想说的话告诉佛祖。”

从小在西方长大,圣诞节他没少过,教堂也没少进,少年苦闷时期还曾对神父述说过心里的“罪”……但在佛前倾诉求愿,还是头一回。他仍犹豫着,香已塞进他手里。

安导游道:“拜完了主殿还能去後面看看,後面人少一点,你可能会喜欢。晚一点,我们就在那边集合。”说着,他指了指寺庙不远处的一片空地,对蒋韩勋露出一个亲切柔和的笑,“去吧,等你出来。”

这小导游瞧着弱不禁风,又长得过分清秀,一不小心还会被手里的游客打主意,本该是个需人保护的主儿。然而他此刻的笑容,却有种说不出的说服力,仿佛能安抚人心,令人意定心安。

蒋韩勋拿着那一把香,独自朝主殿迈去。

殿内佛前,已跪了一排有求于佛的人。蒋韩勋站在旁边略等了一会儿,等到两个空位,便学着别人的样子跪下。眼前偌大一尊佛像,他也不认得是谁,双手合十擡头凝望,但见佛像肃穆而和蔼,一双眼睛低垂,充满对世间的怜悯。

蒋韩勋许不出愿望,片刻,只得低下头,脑子空荡荡丶心中无所求,默然对这尊大佛磕了三个头。然後起身,绕过大佛像找到通往後面的门。

正如安导游所说,後面安静得多。庭中有和大门外一样的大香炉,但其中插着的香显然不如外面多。看起来,人们辛辛苦苦登上这天台峰,却往往连把一座寺庙逛完的耐心也没有。

他把香放入香炉中,靠着别人的香燃烧的火来点燃。这时,他已比先前熟悉得多,把手中香分了好几份,正好够将这座中庭的大小香炉都投一遍。

蒙蒙细雨中,香火不灭,空气中都是它们的香气,这里确实是个让人凝神静气思考的地方。

上完香後,他四下闲逛起来,不自觉间晃进一间禅房。这里一看就是人迹罕至之地,他原以为里面应当也有一尊佛像,不料,佛像没有,活和尚倒是有。

这怕是到了寺内高僧的私人领地了,他忙道着歉往後退。

“施主,等等。”里面那尊“活佛”睁开了眼睛,望过来的眼神一如那些雕刻而得的佛像,温和丶慈祥丶和蔼,还有几分看破了人与人世的淡然宁静。

蒋韩勋闻言,只得顿住,回过身,正对禅房里的和尚,双手合十鞠了个躬。

“相逢皆缘分,看你心里应是攥着一桩心事,不如来求个宁静。”说着,这和尚身体不动,只有手动,给蒋韩勋递来了宣纸和毛笔,“会写毛笔字吗?”

毛笔字……蒋韩勋听着这三个字,不由自主陡然有些颤栗的感觉。

这属于五岁之前的记忆了,学习写毛笔字,还是他尚未在名字前加上“蒋”姓的时候。彼时生父健在,他因母亲早亡无人照顾,一直破例跟着父亲所在部队辗转各地。有时候部队离城市很远,连学校也没有,因此,他的啓蒙教育都是父亲随性而为,用的是父亲童年时代所念私塾的那一套,其中毛笔字是必修课。

後来,父亲在行动中战亡,他被蒋勤茂接入蒋家,开始接受西方教育,虽然也在学校课业外继续学习中文,但毛笔字这种越来越不合时宜的技能,是没了。

许多年了,他再拿起毛笔,恍如隔世。蘸着墨汁的笔尖悬在纸上,心头颇不平静。

“你写你的,不必示人。写完了投入香炉,从这道门出去,你就解脱了。”那和尚笑眯眯地说,一双眼睛被拉成一条线。

说完话,他果然不再向蒋韩勋看,闭上眼兀自念经了。

蒋韩勋顿了许久,才落笔。在宣纸上写了些什麽,又取了红木盒中的丝绢,另外下笔。放笔後,没等字迹干涸就卷起纸张,投入一旁的香炉中。炉子里有残香的星火,舔到了纸沿,马上缠上去燃起火焰,把整张纸卷成了灰烬。

蒋韩勋等那纸张全然融入炉灰中,才再次合起双手,对和尚鞠躬:“谢谢师父。”

和尚睁开眼睛,道:“不用谢,这里只是借了你一个地方而已。时机到了,你在哪儿,遇到谁,都会走这一遭……现在,你心里静了吗?”

蒋韩勋扬了扬嘴角,露出个极淡的笑容,没有回答。收好了未烧去的丝绢。

和尚也不追问,拈着佛珠的手指擡起来,指向门口:“静了就出去吧,外面风景好。”

蒋韩勋面对和尚退了两步,这才转身出去。

屋里明明没有制暖设备,出了门,里外一对比後,却发现屋里格外暖和,而外面是真冬天的温度,乍一被包裹,冻得人发颤。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