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戬的问题,不是一句质问。
那是一柄无形的、凝聚了阐教因果与杀伐功德的神兵,直直刺入了他这位司法天神的道心!
“玉鼎真人之言,内藏天机,岂容你在此妄加揣测,动摇天心!”
他不敢回答。
他也不能回答。
承认玉鼎真人的话里有深意,就等于承认这场审判从一开始就存在他无法看透的变数。
这是他作为天规的化身,绝对无法容忍的道心之瑕。
普法天尊猛地一甩袖袍,动作带着一丝被彻底戳穿后的色厉内荏。
他对着掌镜仙官,出一声近乎咆哮的怒吼。
“继续!”
“本尊倒要看看,堕入畜生道的魂魄,除了磨灭人性的凶残,还能剩下什么!”
掌镜仙官立刻将仙力疯狂注入轮回镜。
嗡——
镜面光影被强行加。
画面如同一条被抽干了水分的岁月长河,在众仙眼前飞闪掠。
第五世。
他成了一个穷酸书生,十年寒窗,一朝金榜题名。
他想凭一身所学为生民立命,却被那腐朽入骨的官场,寸寸敲断了脊梁。
最终,以“贪赃枉法”之名,被斩于闹市。
第六世。
他是个憨厚农夫,守着两亩薄田,日出而作。
大旱来临,颗粒无收,他将最后一口能换命的粮食,给了隔壁墙角下啼哭的孤儿寡母。
然后,饿死在空空如也的米缸旁。
魂魄离体时,他看着那间破败的屋子,只说了两个字。
“不悔……”
第七世。
他是边关一名小卒,蛮族叩关,孤城即将被破。
他本可以随着大部队后撤,苟活一时。
他却选择了用那并不雄壮的身躯,死死抵住了那扇即将被千军万马撞开的城门。
他死的时候,是站着的。
身后,是满城百姓撕心裂肺的哭喊。
一世又一世。
镜中光影,是一场场沉默的悲剧。
每一世,都向死而生。
每一世,都不得善终。
杨戬额间的天眼,神光微不可查地波动了一下。
他看到的,不是一场场悲剧。
而是一次次重复到近乎固执的‘选择’。
在“自己”与“他人”之间,这道魂魄,永远选择牺牲前者,成全后者。
这与师尊玉鼎真人那句“为师兄挡劫”的批语,在冥冥之中,遥相呼应。
斩仙台上,有心软的女仙已悄然别过头,眼角泛起晶莹。
哪吒咬着牙,眼圈通红,小小的拳头攥得死紧。
孙悟空扛着金箍棒,龇着钢牙,喉咙里出压抑不住的低吼,像一头即将爆的凶兽。
就在此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