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大汉翁主的悠闲岁月免费阅读 > 第48章 举目皆敌 刘彻见刘陵被自己赶(第1页)

第48章 举目皆敌 刘彻见刘陵被自己赶(第1页)

第48章举目皆敌刘彻见刘陵被自己赶……

刘彻见刘陵被自己赶下御辇後还笑嘻嘻的,以为自己给刘陵介绍对象的行为没有引起对方一丝半点的害怕和羞恼,却不知道刘陵已经被聊的心烦意乱,不过是因为惯常装模作样的习惯了,才没有立刻就变了脸让刘彻看笑话。

待刘彻的御辇消失在宫道上,满面笑容的刘陵突然就收敛了笑容,变成了一张面无表情的脸。

她想起刚刚刘彻给自己介绍的那几个“对象”,在对比刘彻扔下的最後一句话,一时间心乱如麻。

这和卫青有什麽关系,刘彻你不刚刚还在做媒婆吗?怎麽一转口就说到让自己去找卫青身上去了,话题转移的太快了,她一时有点接不住啊。

现年十四岁的刘陵在现代也不过是个还在上学的初高中生,结婚这样的人生大事在没有达到国家法定年龄之前是不会考虑的,但现在不一样啊,古代的人因为寿命的原因结婚都早,几乎十一二岁的少年少女时期就已经在长辈的安排下成亲,十五岁不成婚就会被罚款,刘陵现如今这个年纪虽然在她看来还小,但在思想古老的古人看来正是合适的婚龄。早一两岁太小,怕身体孱弱,晚个一年又大了些,必要交罚金了。

起先,刘陵也考虑过日後的终身大事,毕竟在淮南的时候,刘迁还曾拿这事儿奚落过她,当时被刘陵用来长安为刘安效力的理由躲了过去,但是现如今,随着刘陵年龄的增长,她却发现自己逃避的想法恐怕要失效了。

长安是大汉朝的都城,这里齐集了天下顶尖的权贵,还有大汉皇室的宗亲,而身为宗亲中辈分低的一员,刘陵未来的人生大事想不被这些人谈论都不行。

刘陵叹息,怪道今天晚上的婚宴上平阳长公主拉着她给她介绍长安城的人际关系,刘陵还以为对方是善心好意,没想到善心好意是有,但是也太好心了些,敢情她的婚姻大事不止有刘彻来多事,还有平阳长公主催促,就是不知道下一个来的又会是谁了?刘陵无语望天。

夜色中的大汉宫廷本该是静谧而庄重的,然而因着皇帝热闹的大婚,威严肃穆的汉宫在灯光的映照下,显得庄严而又华丽,把周围的宫殿照的金碧辉煌。

刘陵漫步走着来时路,耳边响起悠扬的古乐声,原本乱入麻团般的心突然安静下来。她擡起头,目光从黑漆漆的天幕越过,想到不知在何处当值或者已经下职的卫青,忍不住暗忖道:如果她的後半辈子能和卫青一起过也不错。

他们两人这些日子也都在宫外的府邸里居住,卫青进宫当职的时候,刘陵就在府里自得其乐,或者去找平阳阿姊宴饮,再带着礼物去看看卫家的人,摸摸卫少儿的肚子,和还没出生的小霍宝宝打个招呼,有时候小霍宝宝在娘胎里还会回应自己,虽然就只是那麽一下下,就能让刘陵高兴不已,看得卫家人一脸茫然,还以为刘陵爱屋及乌,对卫青的家人多有照顾,所以态度才这般温和从容,当然她们也没有猜错就是了。

刘陵虽然暗暗在打将霍去病抱走的主意,但小霍宝宝有亲爹和亲娘的,这两人要是不愿意,刘陵哪怕再眼馋也不会做夺人孩子,令她们母子分离的恶行,所以只能时不时地在卫家人的摸不着头脑中借着去看望平阳长公主暗度陈仓,满足自己的私心。

但是如果卫少儿自己放弃了孩子的抚养权呢?刘陵有时候忍不住暗暗腹诽,记得历史上卫少儿後嫁的那家人就好像不太喜欢霍去病,所以最後还是卫青抚养了自己的外甥,所以这对舅甥的关系才异常的好,堪比亲生父子,不过这样说也没错麽,娘舅大于天,亲娘靠不住的时候,舅舅卫青就是霍去病最大的底气。

刘陵看着点缀着星星点点的天幕,突然闭了下眼睛,心想如果自己的往後馀生能和卫青与霍去病相伴就好了,她一定会不遗馀力的用自己最大的努力来照顾卫青和霍去病,给与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让他们一声身体健康丶无病无灾,肃清沙漠丶再无遗憾,而她也不往来大汉走上这麽一遭。

觉得出来的时间已经够长了,刘陵最後对着夜幕微微一笑,便转身回了人声鼎沸的宫殿,她没有看到的是,在她转身的瞬间,天上一颗星星摇摇欲坠的晃悠了一下,然後倏然从空中滑落,好似在回应她的愿望一般。

刘陵回到宴会中的时候,刚好碰到平阳长公主派来看她是否回归的宫婢,宫婢禀告平阳长公主现在和馆陶大长公主在一起,让刘陵回来後直接过去找她,刘陵点头,随着宫婢过去。

适才平阳长公主已经带着刘陵见过了馆陶大长公主,毕竟是自己的亲姑姑,还是皇後的母亲,这样尊贵的身份自然是衆人簇拥拱卫的中心,刘陵以为此时馆陶大长公主身边定是围了一群阿谀奉承的人,谁知道等刘陵来到後才发现馆陶大长公主身边竟然颇为清净,只有平阳长公主丶南宫公主和隆虑公主等人,连和平阳长公主一起回来的江都王刘非都不在。

刘陵心里有些疑惑,但不好开口询问,给几位公主行礼後坐在下首,见馆陶大长公主瞧她的目光中带着丝丝的冷意,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有些事当着几个侄女的面不好直说,而且今天还是她女儿的大喜之日,本是不应该找事的,但馆陶大长公主想起刚才自己派去请平阳长公主劝皇帝回椒房殿,回来禀告的婢女却回禀说刘陵後来还和皇帝在御辇上单独相处了片刻,馆陶大长公主就想起最近听到的风言风语,忍不住心生怒气。

强忍着不发脾气,在心中告诉自己今天是个好日子,不能让人看笑话,否则丢人的就不止皇帝而是她和皇後了,馆陶大长公主强行忍下怒意,皮笑肉不笑的对着刘陵道:“我今日还是初次见阿陵呢,往常只听你们和皇後说阿陵多麽聪慧美貌,可惜没能一见,上次阿陵着人送到堂邑侯府的礼我到是知道,这也太见外了,你也是本宫的侄女,和平阳她们几个叫我姑母便是。”

馆陶大长公主是窦太皇太後的女儿,孝敬皇帝的同胞阿姊,从小到大都被其母窦太皇太後宠着,孝景皇帝看在她经常给自己进献美人风的份上也对她颇为纵容,不但可以自由出入宫闱,更是可以为自己和陈家牟取权力和富贵,也因此越发养大了她飞扬跋扈丶行为放肆丶傲慢无礼的个性。

只一点在她的女儿陈皇後身上便可看出些许。

但馆陶大长公主比女儿陈皇後可聪明的多,能在汉宫中成为一个不可小觑的人物,她工于政治的心机可见不一般,刘陵岁不明白为什麽总觉得馆陶大长公主看自己的眼神和脸上的笑容很不对称,来自心底的直觉让她不禁汗毛倒竖。

顺着馆陶大长公主的话,刘陵行礼作揖恭敬的给这位长辈行礼,口称姑母,心里却已经做好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打算,然而接下来馆陶大长公主的话却让刘陵愕然,难不成自己刚刚升起的警戒心是错觉吗?才刚打发走了刘彻,怎麽又来了个给她说媒的?

刘陵知道今天是个好日子,废话,帝後大婚大典可是掌管礼乐社稷丶宗庙礼仪的太常亲自卜算的,但太常也没说今日极其适合给人说媒吧。

馆陶大长公主面上做出一副身为长辈为刘陵着想,刘陵应该感恩戴德的模样,口中却道:“阿陵年纪也不小了,心里可有什麽想法,不要害羞,说出来给姑母和阿姊们听听,为你筹谋一番。毕竟你父王和母後都不在长安,对你的婚事怕是也没什麽安排,好在咱们都是一家人,姑母还是能做的了这个主的,你若是看上了谁,直说就是,姑母拼着一张老脸也得让皇帝下谕旨给你赐婚。”

若刘陵只是个普通的小藩王之女,馆陶大长公主根本不会这麽好说话,对她的言辞如此和蔼,早就在听到风言风语的第一时间强硬的找个还过得去的人和刘陵配成对了,但谁让刘陵是淮南王的女儿呢,手中有着实权的淮南王若是对付起来馆陶大长公主也不免觉得棘手,因此只能拐弯抹角的用催婚这种手段。

我成不成亲和你有什麽关系吗?年龄大太闲得慌就继续养你的面首去吧,是容貌姣好的俊男不好看吗?太操心可是会老的快的。

刘陵很想直言不讳的顶撞回去,擡眼却瞧见平阳丶南宫和隆虑公主都一脸赞同的模样,心知就算给她们解释了自己年龄还小,或者暂时没有成亲的打算也搪塞不过去,而且恐怕还会被当成不懂事的由头得一顿口头排揎,只得将话在自己心头过了几遍,而後硬逼着自己咽了下去。

平阳长公主今日亦步亦趋的带着刘陵其实也有想给她说亲的打算,因为自觉和阿陵妹妹走得近,关系亲昵,有些话她也不好说的太直接,怕伤了刘陵的脸面,将两人之间的关系弄僵,如今姑母主动提出阿陵妹妹到了年龄的话题,平阳长公主也明白姑母对长安城最近的风言风语怕是心知肚明了。

再看看同样满脸赞同和不明所以的妹妹们,平阳长公主索性就坡下驴的接话,劝慰刘陵道:“姑母所言极是,阿陵你也到适龄的年纪了,很该是为自己做打算了。说句不好听的,你自己若真有看上的人,早早的求了陛下赐婚,也好过被淮南王随意嫁了出去。”

南宫公主叹了一声,觉得长姊此言有理,而隆虑公主想到自己的婚後生活,眼神瞬间黯淡,但想起自己的姑母兼君姑就是馆陶大长公主,只得隐下心里的酸楚。

在隆虑公主幼年之时,由于出于政治联姻的需要,馆陶大长公主刘和隆虑公主的生母王娡王太後定下两桩婚约,一为刘彻和长公主的女儿陈阿娇,另一则是隆虑公主和馆陶大长公主的二儿子隆虑侯陈蟜。

和曾经如胶似漆生活的刘彻和陈阿娇不同,隆虑公主和陈蟜的感情冷漠疏离,若不是姑母太强势,上面还有窦太皇太後压着,隆虑公主又性格柔顺,怕是早就闹起来了,因此对比能自由选择未来夫婿人选的刘陵妹妹,隆虑公主忍不住露出赞同的神色来。

局势瞬间分明,一对四啊这个,眼看着没人站在己方为自己摇旗呐喊做後盾,刘陵心知躲得过初一也躲不过十五了,就算今天她把馆陶大长公主和平阳阿姊给搪塞打发了过去,日後还能别她们找到机会再来劝自己早日成亲嫁人,与其继续逃避,不如迎难而上吧。

更何况,刘陵还想着日後继续去平阳侯府见自己心心念念的小霍宝宝呢,平阳长公主有的是机会再劝自己,逃避是逃不过去的。

想罢,刘陵的眼前浮现出适才刘彻给自己提出的合适人选名单来,但刘陵一个都没看上,不是她眼界高丶太挑剔,而是对于她来说,这些人中虽然有见过数次的,也有只听闻过其名声的陌生人,刘陵简直对他们退避三尺。

但是想到刘彻离去前那句忿忿的“找你的卫青去吧”的话,不知怎麽,刘陵突然心生喜意,我的卫青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