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一鸣惊人刘陵再次听闻张次公……
刘陵再次听闻张次公这个人的时候,恍惚了一下,才想到这个被自己抛之脑後很久的人。
还是刘安的长史过来给刘陵回话的,说是被大王收为了门客,刘陵不置可否。
在长史离开後,刘陵去找了义妁,询问张次公的事。却只得到了义妁的一句轻叹,道:“人各有志,我早知他不是那种安于现状的人,如何选择丶给谁卖命那都是他自己的事,与我无关。”
不过是自己随手救下并收留的一个病人,真说起来,义妁与张次公也没什麽交情,毕竟男女有别,张次公与义纵的关系倒是颇为交好。
义妁想了想,也怕张次公给刘陵惹事,便找来了义纵,询问他张次公这人品性究竟如何?是否会对刘陵造成什麽伤害。
应该不会吧。
义纵皱眉想了想,张次公那人除了一手出神入化的箭术之外,也没什麽大本事,之前给刘陵做个管事管理过一段时间的生意,但後来被阿姊带走後,在医官里也没惹出什麽事。
这人不足为虑。
得到这样的一个结果後,刘陵便不再将张次公这人放在心上,只要对她和卫青造不成什麽伤害,刘陵也没必要去毁了别人的登天路。
而张次公扒上了淮南王刘安後,不出所料的改头换面,不知走了谁的关系,张次公几日後也成为了卫青的同僚,和卫青一样成为了皇帝身边的一名郎官。
入职的当天他刚巧碰到卫青,对上卫青平静的面容,张次公本来得意的心一下子沉了下去。
居然什麽表情也没有?
他难以置信自己在卫青眼里没有看到惊讶等情绪。这不该啊,卫青身後的贵人不过是个翁主,他张次公可是有淮南王撑腰的。
其实若张次公再多打量一会儿卫青,便会发现卫青对他善意的微笑,然而张次公初次进宫,只看了卫青一眼,便觉得心如火燎,妒火中烧,也不知是对卫青的嫉妒丶还是怨愤居多。
张次公底下了头,没有再多看,他心中谨记淮南王对自己的知遇之恩,誓死以报。
没有来的,张次公萌生出一种和武安侯田蚡同样的想法:陛下无子,焉知淮南王将来何等尊崇?
也不知是被何等的猪油给蒙了心,张次公也下意识的忽视了刘安的年纪比刘彻年长了好些。
先不说刘安呢有没有那个寿数活到刘彻宴驾,只说现在,谁能保证才不到二十岁的刘彻一定没有孩子呢。前面是说血缘相近者不宜有子嗣,但可没说皇帝不能找别人啊。
和刘安走得近的刘氏宗亲和朝臣有志一同的忽视了皇帝可能会有子嗣的事实,他们对这刘安时毕恭毕敬,好像刘安登基犒赏他们这些从龙之臣近在眼前。
可惜惊喜来的太快,仿若晴天霹雳,四月份的时候,刘彻宫中先後传来宫人有孕的消息,震得前朝和後宫久久不能平静。
皇帝的後宫除了卫子夫外,令有两名宫人也受了帝王临幸而身怀有孕,并且两人的月份还比卫子夫大些,只是没有卫子夫那麽受宠,所以刘陵和其他人才不得而知。
因此,一直到几人都过了前三个月的危险期後,皇帝才迫不及待的宣布了这个好消息。
真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啊。
以前皇後善妒霸着皇帝不许他找宠幸别的女人的时候,後宫是千里地没有一棵苗,如今皇後这才改了性子多长时间,皇帝的後宫竟然有三个女人都有了身子,这下是彻底打破了皇帝“无能”的谣言,再无人敢对江山社稷没有继承人置喙了。
刘彻高兴的直咧嘴,笑意止都止不住,只在面对愈发黯然绝望的陈阿娇和窦太皇太後时,才能堪堪摆出一副貌似镇静的面容。
椒房殿内,皇後陈阿娇和馆陶大长公主黯然神伤,这一次是彻底的没了让陈家拥有以为陈太子的念头,有这念头也不行啊,只要是她的血脉,和皇帝都算是近亲,可若是想要陈家有个未来的大汉天子,那就必须要陈家非她生的女儿进宫伺候皇帝。
庶女显贵?这是身份尊贵骄傲的馆陶大长公主绝对不可能答应的。
所以,哪怕到了此时此刻,馆陶大长公主也没有提起将陈家的庶女送进宫侍奉皇帝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