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大汉翁主的悠闲岁月全文阅读 > 第74章 躲清静 她和刘安就说不到一块(第2页)

第74章 躲清静 她和刘安就说不到一块(第2页)

卫青发愁,第一次为自己不会讨好人烦心。

淮南王的入朝似打破了平静的湖面,在长安城引起了轩然大波,尤其是听说皇帝将淮南王选入未央宫後,对这位刘氏藩王的态度温和到入邻家亲昵叔父的少年,更是议论纷纷,怎麽也想不明白,刘安这个只会着书立传丶问道炼丹的家夥是怎麽讨好的皇帝呢。

刘安保持着谦虚的态度和皇帝侃侃而谈。

大汉天子毕竟年纪轻,才初初登基,就有一番豪情壮志。一方面重用主张加强王权的儒士出任将相另一方面则采纳文景时期大为失意的贾谊丶晁错一派的政治主张。

即对内削弱诸侯丶加强中央,对外则抗御匈奴的政策。

如果不是刘安对刘恒的子孙自由一股恶意,这样的同族子侄他当然十分的欣赏,然而,他毕竟是个野心家,对帝位充满了勃勃野心。因此,哪怕再和刘彻一见如故丶恨不得促膝长谈,那股子对刘恒子孙的恶意也不免丝丝缕缕的泄露了出来。

这股恶意再微弱,刘彻身居帝王高位,也隐约能察觉到一些。

他十分的不明白,不过是初次见面,对这个神交已久,和自己一拍即合丶长谈阔论的叔叔,哪里来的龃龉?

察觉到这些,刘彻故意在刘安面前高谈阔论,对尊王攘夷,削诸藩,破匈奴等政策赞不绝口,说自己也准备实施“大有为”之政来试探。

而让刘彻失望的是,和他相谈甚欢的叔父则露出了自己的态度——是对自己的不赞同。

刘安主张因循旧范,无为而治。

由此引申为政策,也就是要坚持汉初旧制,从而保护刘氏诸王集团裂土称王的既得利益,让刘彻异常的失望。

还以为会是个志同道合的帮手,谁知道居然是敌特,白瞎他一片激动的心,高兴太早了。

刘彻没了再聊下去的心,又不咸不淡的说了几句话,就让黄门带着淮南王去拜见窦太皇太後了。

素好黄老之道的太皇太後窦氏和淮南王刘安倒是一拍即合,而且还有诸窦丶诸刘列王贵戚给刘安说好话,因此不过来长安几日,刘安迅速压下成名已久的刘陵,成了长安城内的风云人物。

平阳长公主的酒宴办的次数少了不少,人人都知道如今淮南王阔气的很,来到长安城後几乎天天都好酒好宴的款待刘氏皇族和诸贵戚,府内每日人生喧嚣,比刘陵在时的清净简直宛如变成了闹市一般。

闹得刘陵头的大了,为了有点清净的日子,避免被刘安拉出去待价而沽,刘陵只能借口陪伴平阳长公主,来平阳侯府躲清静。

不止是刘陵,卫青现在也几乎不回府了,刘安不是很待见他,但因为卫青好歹也算皇帝的小舅子,刘安对着他也不能黑着一张脸,只能虚僞的笑着,虚僞的关怀,再虚僞的说一些对他未来很看重的话。

如果不是刘陵早就给卫青透了底,知道淮南王看不上自己,对着这样一张慈和的脸,卫青是真心想不到淮南王的肚肠是如何的虚僞。

反正他日日在宫中值守,只要淮南王不进宫,卫青就不用去面对他。义妁也是如此,淮南王好书丶好琴瑟丶好炼丹,但唯独不喜医术,再加上义妁身为女子,淮南王就更轻视她了,连义妁在长安城的名声他也觉得其中有刘陵出力才能让义妁名满长安。

义妁带着义纵避出住在了医官,卫青也不回府,刘陵更是直接住在平阳侯府借口陪伴义子,倒是和小去病玩的不亦乐乎,当然大部分时间都是她在玩小去病,把人惹急了再丢回给卫少儿去哄,她则幸灾乐祸的在一边哈哈大笑,好不惹人气闷。

卫少儿这个亲娘也不是不心疼儿子,但小霍去病是个记吃不记打的,每每被刘陵惹急了,委屈的不搭理她,还没过一会儿,就被刘陵做的虾仁蛋羹丶羊奶饼干丶肉沫菜卷勾的口水连连,重新投入了刘陵的怀抱,对她笑得见牙不见眼的。

再次抱到了干儿子,刘陵暗暗给自己比了个耶!她就知道哪怕是小屁孩也无法逃脱美食的诱惑。

平阳长公主在边上好笑的摇了摇头,手指在小霍去病的头上点了点,无奈的道:“你这是好性啊还是记吃不记打,这都多少回了,怎麽总是上当。”

或许是知道谁才是真正的衣食父母,小霍啊啊叫了两声,对着平阳长公主露出了个无齿的笑容,看得长公主更是无奈了,只能摇摇头,表示自己没眼看。

“母子之间哪有隔夜仇,这是我干儿子,自然不会生我的气了。”刘陵笑着掂了掂体重有些增长的霍去病,对着他道:“是不是啊,小去病?”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