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中下旬,报纸上突然刊登了恢复高考的消息,这让驻地的知青们一下子沸腾了。
柳芳菲看到了报纸,心想果然如此。
她很庆幸,当初林晓晴帮她分析了形势,告诉她要继续学习。
柳芳菲当天就请了假,拜托戴玲帮她上几节课,立刻去了县城的书店买辅导书。
想到其他知青们,她把自己的钱都拿上了,能买几本买几本,甚至连收破烂的地方都去问了。
然而,只抢到了一本《数理化自学丛书》。
县城的学子比她更早得到消息,早早就把书店给包围了。
要不是有的人没带够钱,她连一本书都抢不到。
好在,她从收破烂的地方,买了几本高中的课本,能勉强用一用。
等她回到驻地,其他知青才想起买书的事,可是已经晚了,第二天到书店,一本能用的书都买不到了。
就在大家沮丧的时候,柳芳菲过来说,她买到了几本书,大家可以一起看。
周承志等人感激到不行,差点给她跪下了。
大家同病相怜,柳芳菲幸运遇到了林晓晴,她受过别人的帮助,也想把受到的这份温暖,传递给别人。
秦谨行体谅大家要参加高考,便给他们放了假。
十月二十一号才通知恢复高考,十二月十来号就要考试,时间很短。
他们这些知青,已经好久没有摸过书本了,再把知识捡起来,只能下苦功夫。
白天的时候,小学要上课,没有地方,他们只能窝在草垛或者挤在宿舍,晚上的时候,秦谨行把小学开放给这些知青们学习。
这天,王军找到柳芳菲,问能不能把书借给他抄一抄。
他是高中毕业,可以参加高考。
“你可以晚上来跟大家一起学。”柳芳菲说。
“好好好,谢谢你。”
王军犹豫了好几天,才问出口。
他害怕柳芳菲记仇,不答应,没想到她这么干脆。
顿时有些羞愧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许军按照秦谨行的吩咐,让后勤给知青们多几张煤油票,方便他们晚上学习。
他不明白秦谨行的做法。
驻地缺人才,把知青留在驻地多好,怎么还巴巴地让他们去参加高考。
要知道,有些生产大队,想留住劳动力,千方百计的阻挠知青高考。
秦谨行却无偿地帮助他们。
要是人都考走了,那学校怎么办,还有正给他们建的宿舍,不是全都白搭了吗?
许军忍不住问了出来。
“驻地要展不错,但不能为了驻地的一时需要,把人强留在这,留得住人,留不住心,留得住一时,留不住一世。我们要做的是吸引人留在这里。栽好梧桐树,引来金凤凰。这才是我们要干的。”
秦谨行刚说完,方正就从外面走进来,“没想到秦团长文采不错嘛,我看这个高考你也能考一考,说不定,也能考个大学给我们团争争光呢。”
许军看了两人一眼,识趣的走了。
团长和政委两人只要碰到一起,就会开启互相看不顺眼的模式。
他可不想夹在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