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还标注着两个小字:(武侠)。
“这是?”
张安吃了一惊。
这分明,是一份手稿吧?
“这是我最新的小说手稿。”
沈梦砚坦然。
“也是一篇武侠。故事不长,是系列故事之一。故事的主角,就叫雪娃娃,是一个十几岁的少女杀手。她拥有着最纯美灿烂的笑容,和一剑封喉的绝顶武功。她每杀一人,便葬一剑……”
来自时代的碾压,显然让这个故事足以引人入胜。
毕竟,未来几十年网文的飞速发展,和人们阅读量的急速增加,足以让沈梦砚编造出一个精妙的杀手故事。
更何况,她已有九百多万字的码字经历。
这在还没普及电脑码字的时代,已经是一骑绝尘的存在。
作为真正读到研究生毕业的硕士,她也有着实打实的文化底蕴。这提前几十年,也同样是足以碾压的底蕴存在。
她的故事,不可能不动人。
张安能成为导演界大佬,绝对是识货的。
一口气将整个故事看完,是真爱不释手:“你是说,这还是一个系列故事?”
“对,少女杀手系列。”
沈梦砚知道对方在想什麽,更进一步引诱。
“就像,黄飞鸿系列,警察故事系列。”
话已经说得很明白。
可以拍系列电影。
而让张安心动的,也正是这个。
比一个好故事更吸引人的,是一系列的好故事。
更何况,哪怕只是当下一个故事,已足够精彩。
张安咬唇。
显示着他的疯狂心动。
沈梦砚继续循循善诱:“查老爷子的故事当然好。但你也知道,他所有的小说都已经被翻拍很多回了。我知道张导您拍摄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但再独到的拍摄,内容也总是差不多的。您作为一代大师,肯定也明白独特性的珍贵。说实话,查大师的武侠小说,不论是电影还是电视,都拍过太多版本了。您与其跟风去拍旧故事,为什麽不试试我的新故事呢?横竖现在武侠功夫片大热,您再怎麽拍也不会扑。”
这也是沈梦砚敢如此大言不惭的倚仗。
横竖这年代武侠有基本盘,再扑也扑不到哪去。
更何况,有张导和自己的名气加成,基本盘应该更大。
张安显然也想通了这一点。
只是,仍有一点不放心:“查老爷子的小说确实被多次翻拍,但这也证明他确实红啊,作品被反复翻拍更带来了滚雪球一样的名气。只要我这边一拍,观衆都会闻名来看。”
“是,闻名来看,但闻的是查老爷子的大名。谁还会记住您这导演张安?”
沈梦砚一针见血,直戳心脏。
“相信张导您志向千里,必定对自己的每一部作品都寄予厚望,不可能想跟风拍一个湮没无闻的作品吧?”
张安已经疯狂认同。
但还有点别扭:“可您这作品,还没有面世过呀……”
沈梦砚微微一笑。
不愧是知名导演,说话都那麽含蓄礼貌。
“其实您是想说,我这部作品还没名气吧。”
都是成年人,沈梦砚也不藏着掖着。
直接把话讲透。
“虽然我这部作品暂时没名气,但我有名气呀。而且这部作品已经排期了,很快就会在《小说文艺》上发表。”
“《小说文艺》?!”
张安的眼睛亮了。
要知道,这可是当下最火的主流杂志。
既有文学性,又有销量。
属于叫好又叫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