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时的沈梦砚单纯懂事,被父母教育着要孝敬公婆,把父母的爸妈看成自己的父母。
所以她跟楚家父母最开始还是处得不错的。
确切地说,是她“孝顺”得不错。
但这些“孝顺”并没有带来楚家父母的同等善意。
相反,还被欺软怕硬,让对方越来越过分。
可怜那会沈梦砚还自我检讨,认为是自己想太多,居然会时不时觉得公婆对自己不好。明明都是一家人。
直到租房那件事发生。
原本,楚白和沈梦砚一直是租房住。沈梦砚本来也独立善良,从来没想过让父母或者公婆出钱,帮自己买房上车。
她只是努力和楚白一起挣钱。
工作之馀在网站的九百万字网文,就是最大的证明。
但,楚家父母突然蹿出来,说都不工作了,要让他们供养。
并且,要住到一起。
当然,房子是租的。
再当然,房租还是楚白和沈梦砚出。而彼时沈梦砚赚的,甚至比楚白还多点。
如果住到一起,基本等同于沈梦砚出更多力气养“全家”。
楚家父母也仔细跟她解释过:“以後你就嫁给我们家了,你的家人就不再是原来的父母亲人,而是我们了。以後你要好好工作,多挣钱养家,当然,这个‘家’指的是你和楚白,还有我们两个,还有你们未来的孩子丶我们未来的孙子。”
这些话虽然让沈梦砚觉得怪异,因为家人在她心里是很重的。
那时的她,爱着每一个爱过自己的人丶爱着每一份美好,这包括自己的爷爷奶奶丶爸爸丶弟弟丶姑姑丶楚白丶还有几个很好很好的朋友……
结婚就切断以前的一切亲缘,只把公婆当成“家人”,她完全无法接受。甚至感觉像听天方夜谭。
但哪怕如此,她心里还没最终给未来公婆的人品判死刑。
毕竟,她本就认为养父母家人天经地义。
而另一半的父母,确实,也算父母吧。
真正让她彻底死心,是楚家父母找的租住地。
那是楚母曾经做保姆的地方。
楚母说对这里比较熟悉,还有曾经一起当保姆的人可以聊聊天。
是的,他们已经开始悠闲养老生活规划。尽管他们那年才47岁。
完全不考虑这里到沈梦砚的单位要一个半小时的通勤。
又不是在帝都。
正常年轻人没谁会搞一个半小时通勤。
来一个半小时,去一个半小时,加起来一天就有三个小时浪费在路上。
而他们还等沈梦砚回“家”来做饭。
毕竟,楚父是“大老爷们”,而楚母“做不来饭”。
是的,一个农村妇女做不来饭。
一个家里有七个儿女的60年代农村妇女,说在娘家千娇万宠,啥都不会。
明明做保姆,却说自己只负责带孩子,从来不做饭,因为自己压根做不来饭。
但另一边,楚父又各种说妻子辛苦,开口闭口就是“你们妈这辈子不容易”……
沈梦砚当时都惊呆了。
那些话完全震碎她的三观。
更让她不知道该怎麽反应。
这样的公婆,实在太过无耻。
就连冯招娣,在这一刻都被衬托得像个善良傻白甜。
冯招娣按照习俗,为女儿站台,说“我家梦砚从小被爷爷宠坏了,什麽都不会,也不怎麽懂事。”
这是场面话,也是实话。
有爷爷奶奶在,沈梦砚在嫁给楚白之前,还真没下过厨。而她坚持违背母亲意愿嫁给一个穷小子,本身就是被爷爷宠得有些自我的。
如果将这视为恶意,按照常规,楚母回“我家楚白也是什麽都不会,也不懂事”,都算是正常回敬。
但楚母思路清奇,回的居然是:“我也从小被父母宠坏了,啥都不会干。我连饭都煮不来哈哈哈。我脾气也不好,从小就在娘家说一不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