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府内。
宋秋听得下人来报,说是九郎君抱着一个小娘子回来了。
出来一瞧,只见赵时安怀里抱着吴南枝,正焦急地嚷嚷着,命府里大夫赶快出来。
宋秋吩咐几个妇人上前来:“快,将吴十二娘背起来,小心些,别摔着了。”又命小厮道:“去寻一间空闲的厢房,速速收拾干净,给十二娘安置。”
赵府平日里没有什麽来客,宋秋也不苛责下人处处勤擦拭,因此客院内的厢房积有一层薄灰,还蒙着一层毡布,一时难以打扫干净。
小厮犯难,问道:“夫人,是要收拾哪间厢房?”
既不能让昏迷的吴十二娘躺在内厅里看诊把脉,更不能将她安置在赵时安或者赵渝的院中。
还有其他院落,宋秋思量後都觉得不妥,最後指向东南偏院道:“去,把七郎的茶室收拾出来。”
赵渝这人有些洁癖,眼里见不得半点脏乱,性子孤冷,不好相与。
他甚少回府,更甚少往茶室里去,但下人们惧怕他的威严,不敢有一丁点儿偷懒,日日都将茶室擦拭干净,连茶室门前的石阶都清扫得片叶不留。
此处无需收拾,只要将被子褥垫更换成新的即可,情急之下,最是适宜。
唯一不适宜的是,这是赵渝的茶室,不过他近些日子应该是不会回府的。
茶室在东南偏院,离府里其他院落较远,又隔着一方荷花内湖,湖上有低栏平桥可通,十分僻静,安置一个小娘子正正稳妥。
小厮应喏,急跑着去了。
一妇人背起吴南枝,两个妇人在後头扶住,也跟着小厮往东南偏院去,待走到时,下人们已经将新的被褥搬到赵渝的茶室里,铺陈于歇榻上。
昏迷的吴南枝被妇人们放倒在歇榻上,盖上满絮锦被。
不一会儿,赵时安领着大夫往茶室里来,道:“她手上有烧灼外伤,已经用雪草膏涂抹过,可才走了几步就摔倒在地,整个人昏迷不醒,怎麽唤都没有反应,劳烦大夫仔细诊一诊。”
大夫点头应是。
约莫半个时辰,大夫说道:“适才把脉看诊,小娘子一直昏迷不醒,是因吸入了过多的烟灰,已入肺腑,阻塞气喉,刚才给她施了几针,最迟後日将醒,我给她开了一些药来慢慢吃着,每日再服用两剂青竹方,佐以米粥调养,五日方好全。”
赵时安谢过大夫,吩咐小厮带上方子去府里药房拿药,再去北苑向父母道明原委。
将近酉时,赵渝从外头回到京兆府。
书吏前来回禀道:“刑事房的大夫给吴南枝验过伤,确为其实,和那些匪徒所言相符,并非是僞造的假伤。”
“嗯。”赵渝走向签押房,循例道:“她如今伤势怎样?可否接受问询?”
书吏回道:“吴南枝手上有几处烧灼伤,大夫开了一剂雪草药膏,少将军给她敷上了,看着没什麽大碍,只是她走出京兆府时晕倒了,怕是一时半会儿无法接受问询。”
赵渝下颌有一瞬紧绷:“她人呢?”
书吏道:“这个小的不知,少将军急急忙忙地将吴南枝送到马车上,听他话里说的,应该是要往某处医馆去。”
此时已至签押房门外,赵渝脚下无意识停住,目光盯着门扇上的木槅,两指理了理宽袖,迟迟不跨进门槛。
後头的杨承文问道:“赵府尹,这周司使与吴南枝的案子是交由刑事房三班还是直接……”
赵渝脸色略沉,神思显然不在这桩公事上,只淡淡道一句:“放在我案上就是。”
杨承文应喏退下。
书吏见状也要退下,却被赵渝问住:“吴南枝可有留下住处?”
凡涉案者必得留下住所,以方便後续衙门中人随时传问核对,吴南枝为临州人士,手持过所,只能是落榻在某处客店。
书吏从袖中取出文书,翻找一阵,指着一列道:“据吴南枝所述,她与婢女陈珠玉将会暂时住在紫云客店,差吏若要盘问,便往这处去寻她。”
“嗯。”
赵渝进到签押房,坐在案前,执笔铺纸,如往常一般专注于公务。
不多时,天色将晚,衙门敲梆散值,赵府尹少见地早早起身,命人驱车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