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就是处理蕨菜。
张家人全部上阵,于翠翠跟王凤英两个去洗下水。
剩下的人洗蕨菜,焯水,泡水,腌制还是王凤英出马。
辣椒酱不够,她又找村里人买了一些。
家里的菜地都种上了。
张小夏特地去跟里正打招呼,说了她后面会需要大量的青辣椒和红辣椒,让里正跟村里人说下,多种一些,到时候她来收。
村里人将信将疑,每年他们种的辣椒不多,这东西普及的时间不长,最多当个配菜,最多的用途是做酱,平时烧菜的时候放一些有辣味,可以省不少盐。
张小夏也不急,等她口碑做出来了,村里人甚至旁边村的,自然会跟着做。
螺狮肉做酱,就是挑起来费劲,这玩意也费油,必须油多保存的时间才长。
菌子酱的量最少,价格也最高,零卖o文一罐,螺狮肉酱卖文,蕨菜用大陶罐装,满满一罐o文。
第一批送到酒楼很快就卖完了,特别受欢迎。
王鹤安帮忙写的牌匾也做好了,挂上后,铺子更加像模像样。
在跟青山商量后,张小夏找了个木匠,按照她画的图,在柜子两旁打了两排架子,用来摆放她的产品。
她还特地买了纸笔,裁剪好,写上每种酱的名字,贴在罐子上,一下子就高大上起来。
只是有些太费事。
所以她都是在空间里用图书馆里堆放的特种纸裁的,黏上去以后跟宣纸差不多。
看不出区别。
这样往木架子上一摆,又拿个老粗坛插了一束山上采的野花。
陆寒野帮忙写了几个字,还画了一幅画,张小夏都贴在了墙上,铺子里的感觉就起来了。
里面的东西也值钱起来。
连王鹤安都赞叹张小夏有点品味。
来吃饭不差钱的,基本都会带罐酱走。
张小夏承诺他们,下次来买的话,可以把罐子洗干净带过来装,她就不另外再收罐子的钱。
酒楼的生意也慢慢稳定下来,尤其是客如云酒楼,因为一个猪心肺锅子打出了名堂,甚至还有外地人慕名过来。
掌柜的还特地带了礼物上门感谢张小夏。
“多亏夏姑娘,不然我这酒楼都准备关门大吉了,主家知道后,十分高兴,还给了奖赏,以后还有什么好东西尽管往客如云送。”
“多谢廖掌柜。”
人走后,张小夏看着精致的点心盒笑眯了眼。
陆寒野从里屋出来,正好看到这一幕。
他从小天资聪颖,师从名师,十几岁跟着舅舅上前线,立了无数的汗马功劳,可谓志得意满,更是家族的荣光。
如果不是这一次跌了个大跟头,他可能永远不会知道原来底层人过的这么艰难。
眼前这个姑娘,天崩开局,还能有如此斗志,一点点从泥泞里爬出来。
每天对谁都乐呵呵。
说不佩服是假的。
“陆公子,最近好点了吗?正好刚才客如云的掌柜送了点心过来,给你尝一块。”
边说她边打开点心匣子,拿出一块递给陆寒野。
陆寒野平时不大爱吃甜的,但他接了。
然后看到对方一脸肉疼的表情。
放在嘴里咬一口,好像味道还不错。
“好吃吧,看着就好吃。”
“你不吃吗?”
“我回去再吃,跟家里人一起,他们还没吃过这么好的点心呢。”
“有人在偷看,这几天都来。”
张小夏冷笑,她知道是谁,杨进才,这些天每天都在远处偷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