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翠翠拿着银子烫手,也想还给小妹。
“二嫂,你也别推了,你两个儿子,不为别人,也得替他们攒着,我想好了,下半年送铁蛋和柱子两个去上学堂,束修我出。”
王凤英抹了抹眼泪,对着铁蛋柱子说:“以后可要记得小姑的好,长大了要好好孝敬小姑。”
“恩,我一定会好好孝敬小姑,给小姑养老,让小姑顿顿吃肉。”
“真乖。”
“大嫂,二嫂现在也去镇上帮忙,你在家里忙里忙外,也算工钱啊,等下个月给你。”
李秀儿原本心里还有些不是滋味,一听自己在家干活也有,顿时眉开眼笑:“小妹,你放心,我一定把家里给照顾好。”
几个男人看见媳妇挣这么多,心里高兴的同时又有些酸酸的。
“小妹,你也给我们安排些活啊。”
“你们也有工钱,家里腌菜洗菜坛子,还有收菜许多杂活都是你们干的,工钱一样,一人一两,收好了啊。”
“小孩也有,你们也给家里帮了不少忙,一人o文,自己花。”
“噢耶。”
老张头家一片喜气洋洋。
大家伙干劲十足。
晚上,李秀儿边哄孩子边跟男人说话。
“之前小妹给了我o两,我留了o两,如果以后每个月咱夫妻俩有两银子,天哪,财了,嘿嘿嘿嘿。”李秀儿自顾自的乐了半天。
“明年咱们也能建个青砖大瓦房,三个孩子一人一间,爹娘一间,咱们一间,小妹不知道愿不愿意跟咱们住,愿意的话把最好的一间给小妹,想想就美。”
张老大也有些心动,小妹要是能跟他住,他得开心死。
老二屋里。
“媳妇,咱俩银子得好好存起来,这样等分家的时候,就有银子建房子了,建大一点,让爹娘和想小妹跟咱一起。”
于翠翠听的两眼放光:“真的吗?爹娘不是说跟小妹吗?”
“我觉得行,以后小妹要是不嫁人,让柱子跟铁蛋给小妹养老。”
“那咱俩要多点狠,别被大哥抢了去。”
“大嫂肯定不会跟咱抢的,她不是早就闹着要分家过去单过吗?爹娘肯定愿意跟着咱。”
于翠翠觉得有道理。
第二天上午,李子村老伯按照约定先送了一筐新鲜的藕尖过来。
张小夏要带去镇上。
剩下的老伯下午送。
到了镇上,张小夏带着新鲜的藕尖先去了自己合作的几家酒楼。
客如云的掌柜对张小夏送来的东西全部照单全收。
“藕尖大火猛炒,稍微炒下就出锅,这个东西完完全全时令菜,别的地方没有,清水镇估计也没多少人吃过。”
厨子炒了一盘端过来,掌柜的试了试。
“好吃,脆、嫩,看着就漂亮,怎么卖的?”
“o文一斤,有多少我都要了。”
“一筐呢,廖掌柜,你要不了这么多。”
“你别管,我都要了,明天也都往我这里送。”
张小夏并不知道,客如云的东家并不止一个酒楼,在清水镇还有附近的镇上都有。
她前脚刚走,后脚藕尖就被掌柜的送到了东家的餐桌。
男子穿着月白色的锦袍松松系着带,领口微敞,露出一点锁骨,腰间挂着柄乌鞘短刀,唇角挑起带着丝戏谑,眼尾挑起,睫毛又长,垂眸时落一层浅影,添了几分惑人。
他修长的指尖夹着玉筷,漫不经心的夹了片藕尖放进嘴里。
廖掌柜恭敬地站着。
“还是那夏姑娘送的?”
“是的,公子。”
“有点意思,我有时候担心再继续没胃口下去,会饿死,以后继续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