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好啊,产量大,耐贮存,吃法多样,应该很好推广。”张小夏一高兴脱口而出。
陆寒野眼眸幽深,他看了身旁的女子一眼,穿着一件深蓝色半旧的布衣,头上仅一根木簪,说话落落大方,露出来的狐狸眼含笑时,好像带着浓浓的深情。
“确实,夏姑娘见多识广。”
张小夏微愣,知道自己说错话了,她笑笑掩饰心虚。
“红薯推广情况有些复杂,之前红薯种由朝廷出银子,可今年因为一些原因,这件事被搁置了,清水镇的县令之前在别处任职,知道红薯的好处,也有门路,可清水衙门真的是个清水衙门,无力负担全部的费用。”
张小夏懂了,这是希望愿意种的人出钱买种。
“如果只从老百姓入手肯定不行,得从地主大户开始,他们愿意种,老百姓就愿意跟风。”
陆寒野赏识地看了张小夏一眼,想不到一个普通村姑,竟然有如此见识。
“但你也知道,那些人无利不起早,红薯现在种下,秋天才能收获,得有第一个愿意尝试的人。”
“那就让他们看到利。”
“哦?怎么看?”
张小夏眨巴眼,狡黠一笑:“陆公子,我只是个卖吃食的村姑,每天瞎忙,实在没有时间掺合县衙的事。”
陆寒野无奈,果然不是个单纯好哄的。
“我会跟县令大人禀明,只要有大户愿意种,给夏姑娘奖励不低于,”他本来想说oo两,但想到县衙那寒酸样,中途改了个口,“o两。”
o两也不低了,还可以跟县令攀上交情,万一以后有什么事,也能有个门路。
张小夏答应下来。
“红薯麻烦陆公子派人送到小河村,对了,能送我一些红薯种吗?”
“行,我让青山一起送去。”
听说两人还没吃午饭,回到铺子,张小夏清炒了个藕尖,做了个鱼头炖豆腐,前几天腌的蕨菜差不多可以吃了,她夹了一盘子炒了。
热气腾腾的饭菜端进后院,陆寒野洗手坐下,青山过去帮忙。
“麻烦夏姑娘了。”青山道谢。
张小夏看了坐的跟老爷似的陆寒野一眼,果然,不知道啥身份地位,这么快就勾搭上了县令,估计来头不小,既然是条大腿,她抱一抱也没啥。
陆寒野尝了口鱼肉,竟然一点都不腥,酸酸辣辣的很开胃,鱼头肉都是大刺,烧的很嫩,入口即化。
张小夏跟个狗腿子似的在一边站着,见大老爷脸色露出满意的神色,赶紧介绍道:“烧鱼时我放了点我娘冬天腌的大白菜,放到现在有些酸了,但烧鱼正好。”
大老爷点头,“确实不错,青山,你也坐下来吃,夏姑娘要不要一起吃一点?。”
夏姑娘摇头。
“我吃过了,张公子你再尝尝这藕尖。”
藕尖陆寒野在京城的馆子吃过,因为素雅,又有荷花的高洁之意,很受文人雅士的追捧,价格也不低,能吃的都是不差钱的主。
“脆、嫩、甜,夏姑娘炒的火候也恰到好处,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