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多亏了你,小夏姑娘,等秋天他们会感激你。”
“我就做了几样吃食罢了,不足挂齿,不过今年的雨水确实比往年少,万一水稻减产,也算是未雨绸缪。”
“确实。这几年天时不好,去年好多地方洪涝,今年若是再干旱,百姓的日子怕是会很不好过。”
“希望老天开眼。”
两人聊着,里面的人出来了。
“二嫂,我们也该回去了,兰花姐,你先安心住下,我们明天再来。”
“谢谢,路上慢点。”
几人离开。
兰花带着孩子关好门,这里是县衙的后门,三个人安心不少。
尤其是兰花,说不出来什么感觉,感觉跟做梦似的恍惚。
她欢快的打开食盒,里面满满一大钵饭,还有一个猪杂加一个炒青菜。
杏花拿出筷子,给每人盛了满满一大碗饭。
娘仨坐在院子里,慢悠悠的吃着。
“娘,我好喜欢这样的日子。”桃花咬着筷子头说。
“我们能一直住在这儿吗?”杏花问。
她喜欢这里。
“小夏姑姑说会帮我们找房子,不管在哪,就算是睡大街,都比以前好。”
“恩,娘,我们以后好好干活,报答小夏姑姑。”
晚上母女三人睡了前所未有的一个好觉。
不用怕门被踹开,不用怕水稻半夜被从床上打起来,不用怕因为那句话没说好,突然甩到头上的巴掌。
离了恶鬼,风都是香的。
兰花的事,只有老张头家的人知道。
王凤英唏嘘不已。
“这女人呐嫁人就跟二次投胎似的,嫁不到好人家跟跳火坑没什么两样。所以,咱不急慢慢找,找的合适的再嫁。”
“知道了,娘,我不会随便找个人嫁了。”
“知道就好,就怕你犯傻。”
张小夏正在灶台前忙活。
粗瓷盆里的小河鱼闪着银亮光泽,她撒上盐和姜片腌着。
土灶里的柴火噼啪作响,铁锅渐渐热起来,她舀一勺菜籽油倒进去,油花泛起时,将鱼逐条滑入锅中。
“滋啦——”热油裹着鱼身的声响刚起。
李秀儿端着洗衣盆凑过来,围裙上还沾着皂角泡沫:“小妹,这是煎鱼呢?闻着咋这么香!”
她探着脖子往锅里瞅,见鱼身慢慢煎得金黄焦脆,忍不住咽了咽口水,“昨天拿鱼回来,铁蛋还说好久没吃到舅舅抓的鱼了,以前怎么没现小河鱼这么香。”
说话间,王凤英挎着菜篮子从院里进来,刚踏进门就抽了抽鼻子:“这辣味混着鱼香,隔着篱笆都能闻见!”
她看着张小夏往锅里撒干辣椒段、舀一勺她做的酱,红亮亮的油花裹着调料翻滚,忍不住道:“还是你点子多,往常咱做鱼只敢清蒸,哪想过这么做,看着就下饭。”
不多时,铁蛋和柱子从外头疯跑回来,一进门就往灶间冲。“小姑!是不是吃鱼!”铁蛋踮着脚扒着灶台边,柱子也凑过来,俩小子眼睛直勾勾盯着锅里的鱼。
“花花回来没?”
“小姑,我回来了,我先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