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跟当爸妈的是一个心理,孩子优秀,恨不得让天下所有人都知道。
宋逸平写过发言稿,多少有点经验,“写这种文章都有公式,你按着公式往里套就行了。”
他放下手上正打磨的木料,走到颜如意跟前,看到颜如意坐了半天,稿纸上还是那行字,没忍住笑了。
颜如意气恼地抬头瞪他,“不许笑。”
她是坐在椅子上,宋逸平两个胳膊撑着桌子,完完全全的把她圈到了怀里,她一抬头,正好和宋逸平脸对脸。
宋逸平低头就亲上去了。
一亲就有点收不住,颜如意都快喘不上气了,把他推开了,命令他,“从现在开始,你离我至少要三步开外,不要影响我写发言稿。”
宋逸平服从命令,放开她,坐回去继续干活。
颜如意又虚心向他请教,“你刚才说的公式,是什么公式?”
“写发言稿,一般都是开篇先介绍自己,再讲述自己在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和收获,然后再展望未来,表述愿景,最后再感谢领导,字数在800到1000字,发言时长控制在5,6分钟。”
宋逸平三言两语就给颜如意提供了思路。
她觉得她家宋团长真是能干,文武双全。
就忘了自己刚刚下的命令,主动跑到宋逸平身边,亲了他一口,然后跑回去写发言稿了。
有了思路,颜如意顿时文思如泉涌。
毕竟工作都是她亲自干的,干了什么活都在她脑子里装着。
感谢领导也是真心实意的感谢,因为她的领导都是好领导,不光不为难她,还支持她的工作,比罗慧慧的领导强太多了。
反正她每次和罗慧慧见面,罗慧慧都要骂她领导几句。
很快的,一篇800多字的发言稿就写好了。
她还有些意犹未尽,觉得还能再写800字。
不过她家宋团长说发言时长最好控制在5,6分钟,不然很容易让听众厌烦。
站在听众的角度,她也不乐意听人长篇大论。
宋逸平夸赞她,“言之有物,不是写的挺好。”
颜如意也很满意,把发言稿叠好放到挎包里。
趴了半天,胳膊腿都有点僵了,站起来活动了下手脚。
宋逸平把她拉到怀里,给她捏手腕,“写了半天了,出去放松放松?”
颜如意想了想,主动说,“要不去看看爷爷吧。”
说起这个,颜如意还挺内疚的。
宋爷爷是长辈,她早就应该去看他,却因为种种原因,一直都没有成行。
宋逸平当然同意,老爷子每次打电话都要念叨一遍,问什么时候才能见到孙媳妇。
颜如意站起来,“我要回家一趟,我给爷爷买了个礼物,放家里了。”
宋逸平送颜如意回去。
叶红珍蒸了肉包子,刚蒸好,听到颜如意要去看宋爷爷,拿了个干净的馒头筐,装了满满一筐肉包子,又去堂屋拿了两罐奶粉。
奶粉是颜如意买的,一共买了4罐,两罐给了李燕,李燕怀孕了,让李燕补充营养。
另外两罐让叶红珍和颜国强喝。
颜如意买的都是高级奶粉,叶红珍和颜国强没舍得喝,原本是想留给妙妙喝,现在正好派上用场,让颜如意给宋爷爷拿过去。
又拿了两罐她自己做的山楂酱。
入冬的时候,乡下经常有人进城卖山楂,她买了一大筐,按着听来的土法熬山楂酱,熬好了一尝,味道还不错,酸酸甜甜的,抹到馒头上,都能多吃两个大白馒头。
想着人上了岁数,胃口都不大好,山楂开胃,所以就给宋爷爷拿了两罐。
天冷不容易坏,慢慢吃能吃一个冬天。
这都是叶红珍的心意,宋逸平也没有推辞,把东西都拿到了车上。
上了车,宋逸平问颜如意,“你给爷爷带了什么礼物?”
“端砚。”
宋逸平点了点头。
其实他压根儿就不知道端砚是什么东西。
颜如意斜了他一眼,“就知道说了你也不懂。”
宋逸平觉得颜如意此时的神情,颇得他爷爷的真传。
感觉颜如意才是老爷子的嫡传孙女。
宋爷爷住在一个叫刘庄的村子里,行政区划上归于里镇管辖,离市区有一百来里路。
从市区到于里镇都是柏油马路,过了于里镇再往下走,就都是土路了。
路还算平坦,不过如果是下雨下雪,就变成了泥水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