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甄嬛传婉嫔是谁 > 第247章 新嫔入宫起微风(第1页)

第247章 新嫔入宫起微风(第1页)

朱墙映着初夏的日光,檐角铜铃被暖风拂得轻响,廊下石榴花刚绽出艳红的瓣儿,细碎的花瓣落在青砖上,混着空气中飘来的槐花香——这紫禁城的初夏,总带着几分明丽的热闹,可那热闹底下,又藏着说不清道不明的紧绷。八位新选的秀女携着妆奁与婢女,踏着青砖上的日影入宫,脚步或稳或急,眉眼或从容或局促;只消看她们望向宫室时的眼神,便知这红墙之内的较量,早已在无声中悄然开场。

咸福宫的门扉先被推开,带着清晨未散的潮气。晋贵人富察兰茵扶着婢女晚翠的手,缓步踏入庭院,天青色宫装的下摆扫过阶前青苔,领口暗绣的兰草在日光下若隐若现。她眉眼间带着富察氏特有的端庄,目光先扫过庭院里的芭蕉——叶片上还沾着晨露,叶尖垂着的水珠轻轻晃荡,显然是宫人一早打理过的,便知这宫里的规矩,连草木都透着几分严谨。

“给晋贵人请安,给谨常在请安。”掌事宫女兰草早已候在廊下,屈膝时裙摆熨帖地垂在身侧,不见半分慌乱,声音也稳得很。

紧随其后的谨常在钮祜禄姈月,穿一身浅碧色宫装,垂着眼帘,只安静地跟着。她的目光落在廊下挂着的竹帘上,那竹帘编得细密,竹节间还留着淡淡的竹香,倒让她原本紧绷的肩线,悄悄松了些。

“姑姑免礼。”晋贵人的声音温和,却带着不容错辨的稳妥,先让晚翠取出一包用云锦方巾裹着的杏仁酥——那方巾绣着精致的兰草纹,与她宫装暗纹相契,“劳烦姑姑一早等着,这是家母做的点心,您尝尝鲜。”她不急于问住处,反倒先顾着人情,举手投足间,竟有几分当年孝贤纯皇后的沉静。

兰草接过点心,笑着引二人往里走:“贵人客气了。咸福宫如今没有主位,您是三位小主里位分最高的,东配殿敞亮,窗外就是芭蕉,晨起能闻着露水汽儿;谨常在性子安静,西配殿挨着小花园,竹帘一挂,连蝉鸣都轻些,正合您的心意。”

谨常在这才轻轻抬眼,声音柔细却清晰:“有劳姑姑费心,嫔妾无甚挑剔,能安安稳稳便好。”说罢又垂下眼,指尖轻轻触了触腰间系着的玉坠——那玉坠是暖白色的,刻着细小的“安”字,是母亲入宫前亲手给她系上的。她这般恬淡,仿佛早把宫墙里的纷扰隔在竹帘之外,只守着自己的一方安稳,倒有几分深居简出的静气。

二人刚在东配殿坐下,院外就传来一阵清脆的脚步声,伴着婢女雀跃的嗓音:“主儿!您看这正殿的匾额!鎏金的字在日头下多亮,比咱们巴林部的帐篷好看十倍!”

来的正是颖常在巴林湄渃。她穿一身石榴红宫装,梳着双环髻,簪子是赤金嵌红宝石的,走动时坠子晃出细碎的光,连鬓边垂着的珠花,都跟着叮当作响。一进院,她的目光就黏在正中的正殿上,拉着婢女阿宝的手就往那边冲,另一只手还攥着串珊瑚珠,珠子撞得叮当响:“快!把我的描金妆奁搬进去!那盒南珠得放在窗边,让日头照着才显亮!”

“颖常在留步。”兰草上前一步,屈膝行礼,语气却不卑不亢,“按宫里的规矩,正殿只有主位妃嫔能住。您是常在位分,且晋贵人位分在您之上,也只住了东配殿,您的住处安排在后殿。”

“后殿?”颖常在猛地停脚,眉头一下皱起来,红宝石簪子随着她的动作晃得更急,“我可是巴林部的公主!我阿玛跟皇上议事时都能坐平席,凭什么让我住后殿?”她说话时带着被宠坏的娇憨,却也透着几分蛮横,伸手就去拨阿宝手里的妆奁提绳:“别听她的,咱们先搬进去!”

阿宝立刻叉着腰帮腔,声音也拔高了些:“就是!我们主儿是金枝玉叶,哪能跟旁人比?你这宫女懂不懂规矩?小心我们回禀部主,治你个不敬之罪!”

兰草抬眼,目光平静地看向阿宝,再转向颖常在时,语气依旧恭谨,却多了几分不容置喙的坚定:“颖常在既入了宫,便是大清的妃嫔,不再是草原的公主。宫里的规矩,上至皇后贵妃,下至宫人太监,谁都得遵。晋贵人是富察氏之后,也未敢僭越正殿,您若不听,奴婢这就去请娴贵妃娘娘来做主?”

颖常在被噎得一怔,脸涨得通红,伸手就要拉阿宝去寻人理论——可转念一想,刚入宫就闹这么大,若是传到皇上耳朵里,反倒落个“骄纵无礼”的名声。她咬了咬唇,狠狠拽了把还想争辩的阿宝,深吸一口气:“罢了,姑姑说得是。只是后殿别太暗,我怕黑,夜里得点两盏长明灯。”语气里还带着几分小女孩的委屈,倒不全是蛮横。

兰草见她松了口,也缓和了语气,伸手引着她们往后殿走:“小主放心,后殿虽在后面,却有两扇明窗,奴婢已让人提前熏了艾草,祛了潮气和蚊虫。夜里奴婢让人多送两盏灯来,保准亮堂。”

阿宝还想嘟囔,被颖常在瞪了一眼,只好提着妆奁跟上,走的时候还不忘回头瞪了兰草一眼——在她眼里,这宫女就是故意刁难她们主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咸福宫的小风波刚过,翊坤宫里,娴贵妃甄嬛正坐在窗边翻着内务府呈来的册子,指尖划过“新选嫔御住处分配”那一页,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意。

“娘娘,咸福宫那边,颖常在刚入宫就想住正殿,被兰草拦下来了。”杜荷轻声禀报,手里捧着刚沏好的雨前龙井。

甄嬛抬眼,接过茶盏,指尖触到温热的杯壁,语气沉静:“哦?巴林部的公主,倒是带着几分草原的性子。”她轻轻吹了吹茶沫,“不过也好,刚入宫就闹一闹,倒让她们知道,这紫禁城不是家里,规矩是不能破的。”

“那要不要让人去提点几句?免得新人不懂事,闹大了不好收场。”杜荷问道。

甄嬛摇摇头,放下茶盏,目光望向窗外的石榴树:“不必。由着她们闹去,咱们只要做好自己的事,管好翊坤宫的人,别让宫里闹出什么大事、丢了体面就好。新人入宫,总要摔几个跟头,才知道分寸。”她的语气里没有半分波澜,仿佛咸福宫的争执,不过是檐角落下的一片花瓣,不值一提。

与此同时,储秀宫的氛围却温和得多。初夏的日光透过藕荷色窗纱,洒在廊下的书卷上,主位舒嫔叶赫那拉意欢正坐在窗边翻书,一身月白纱裙,袖口绣着几枝墨竹,墨色的竹影落在书页上,倒让她清冷如月光的气质里,多了几分书卷气。

“嫔妾答应武筱宁(答应林安歌),给舒嫔娘娘请安。”

两道声音同时响起,一道干脆利落,一道柔柔弱弱。武大应武筱宁生得高挑,穿一身宝蓝色宫装,腰杆挺得笔直,眉宇间带着几分英气——她是武将之女,连行礼时膝盖弯的角度,都比旁人多了几分利落;林答应林安歌则是小家碧玉的模样,浅粉色宫装衬得她肤色白皙,指尖绞着帕子,说话时声音轻得像初夏的风,吹过廊下就散了。

意欢放下书卷,抬眼看向二人,目光没有居高临下的审视,反倒带着几分温和:“起来吧。从顺贞门走到这儿,得穿过三道宫墙,想来也累了,先坐会儿歇歇。”她指了指廊下的椅子,又吩咐宫女:“把刚冰镇好的绿豆汤端来,初夏天热,解解暑气。”

宫女很快端来两碗绿豆汤,汤色清亮,碗边还沾着细碎的冰碴,撒在汤面上的冰糖,正慢慢化开。武筱宁接过碗,双手捧着道:“谢娘娘体恤。嫔妾二人刚入宫,诸事不懂,若是有哪里打扰了娘娘,还请娘娘海涵。”她说话时目光坦诚,没有半分谄媚,倒像在军营里跟兄长禀报事务一般直接。

林安歌则轻轻抿了口汤,冰凉的甜意顺着喉咙滑下去,她紧张的情绪也松了些,小声道:“娘娘这般宽和,嫔妾心里也踏实些。本想着先给娘娘请安,再回去收拾东西,没成想倒让娘娘费心准备了汤。”她说着,指尖还在帕子上轻轻划着,只是那划痕比刚才浅了些,显然是放松了些。

意欢闻言,轻笑一声,指尖拂过书页上的竹纹:“收拾东西才是要紧事。你们刚入宫,妆奁里都是贴身物件——比如母亲绣的帕子、家里带的小玩意儿,得自己看着才放心。不用忙着来我跟前请安,等你们安置妥当了,日后在御花园里偶遇,再说话也不迟。”她说着,又看向身边的宫女,“去把储秀宫的备用冰块,给武答应和林答应送过去。夏日中午天热,别热坏了。”

武筱宁和林安歌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感激。武筱宁起身再次行礼,声音比刚才更诚恳:“娘娘如此体恤,嫔妾无以为报,日后定谨守规矩,不给娘娘添麻烦。”林安歌也跟着起身,连声道谢,声音都比刚才稳了些,指尖也不再绞着帕子了。

储秀宫的温和还在蔓延,永寿宫里,令妃魏嬿婉正站在廊下,看着宫女们晾晒新制的宫装,眉头却微微蹙着。

“去,让人多盯着些各宫的新人。”令妃转头对身边的宫女春婵说,语气里带着几分谨慎,“尤其是咸福宫的颖常在、景仁宫的循贵人,一个是蒙古公主,一个功臣之后,别让她们闹出什么事来。若是有苗头不对,立刻来回我。”

春婵连忙应道:“是,奴婢这就去安排人盯着。”

令妃点点头,目光望向远处的宫墙:“皇上刚选了新人,正是新鲜的时候,可不能让这些小事扰了皇上的心思。咱们只要把该做的事做好,别出岔子,就是本分。”她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错辩的认真——在这宫里,她最清楚,安稳才是长久之道。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