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明白后的宋朗,不再沉迷港风录像。
特别是得知圆宝跳级到四年级上课后,他更是心生危机。
因为宋瑶告诉他,以圆宝的实际水平其实是可以直接跳到初中的,只是老师考虑圆宝暂时跟小学生更有共同话题,才暂时留在小学。
如果期末考试圆宝能双科满分,下学期就可以直接进五年级。
“照这度下去,圆宝岂不是很快就可以跟我当同学?不行,我得加油了,我可是大哥,不能被圆宝比下去太多。”
跟他有同样想法的还有宋晓,“我也是,我不想到时候圆宝上高中了,我还在初中混日子。”
姐弟俩一番商量后,每天放学就抱着书本来家里找贺元安补习。
贺元安性格温和,教学方式也温柔的很。
姐弟俩听了一段时间的课后,直呼比他们老师讲的好多了。
于是又一次小测后,一直班级垫底的宋朗竟破天荒的考了班级前三。
惊得班主任特意上家里来报喜。
这一殊荣,让宋朗就像是打开了任督二脉,在学习道路上一骑绝尘。
宋晓也不甘示弱,写出来的作文被当成范文张贴在学校的公告栏,甚至还参加全国初中生作文竞赛拿了不错的名次。
孩子们的变化,被大人看在眼里,很是欣慰。
用老爷子的话来说就是,这日子越过越有盼头。
转眼到了毕业季,贺元安要结束四年大学生活奔赴新的征程。
学校准备的毕业典礼近在眼前。
宋瑶提议全家一起参加,得到了王秀梅和贺建国四手赞成。
反倒是贺元安本人有些不好意思,“这会不会太麻烦了,三哥三嫂你们每天有那么多的事情要忙。”
“再忙家人的事情也不能忽略,四年前我们送你入学,四年后我们一起参加你的毕业典礼,也算是有始有终了。”
“对,就该这样。”
贺云霄毫不犹豫地赞同,并转头提醒贺元安,“听你嫂子的。”
贺元安丝毫不意外三哥把三嫂的话当圣旨,准确来说是全家都习惯了一切按三嫂的意思来办。
因为三嫂睿智聪慧,一切出点都是为了家里好。
他们作为得利者,很感谢三嫂的为这个家的付出。
“明天我会早点去学校,因为要拍集体照,三嫂你们上午十点前赶到就行。”
宋瑶点头,“没问题,正好小六给我们大家做了新衣服,保管明天整整齐齐地给你长脸。”
贺元婷虽不爱文化课程,但在自已喜爱的领域,那劲头跟贺元安是一样的。
旁听第一年,她甚至连设计图都画不好。通常是脑子里有灵感,但画出来的东西差强人意,为此她还自卑过好一段时间。
宋瑶不遗余力地鼓励她继续学,同时从贩卖机里淘一些零基础或者入门级的画册给她在家练习。
第二年,她慢慢地敢将自己画出来的作品交给老师批阅,老师诧异她的设计天赋,时常自愿给她开小灶。
第三年的时候,她已经能跟设计课的老师谈笑风生,还应老师所托,将自己在家做好的成品供老师日常教学。
也是在这一年,宋瑶提出帮她弄个私人工作室,招聘几名熟练缝纫机的女工,同她一起做衣服。
工作室的选址、女工招聘、缝纫机的采购由宋瑶搞定。
但设计图、质量把控、人员管理由贺元婷自己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