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一个天才股神 > 第1章 星宝你爷奶吵架啦抄家伙那种(第1页)

第1章 星宝你爷奶吵架啦抄家伙那种(第1页)

五月的天,早上的温度微微热又带着阵阵凉风,型不会被吹乱,身上不会出汗,因此,星宝用自己年仅五岁的人生经验总结出:五月出行,坐三轮车,是所有交通工具里最完美的选择。

三轮车在谢家村村口的大榕树边缓缓停下,车里坐着一个抱着机器猫形状背包的小孩子。

那孩子白白嫩嫩,不足一米高,眉目如画,长长的睫毛扑闪着,身着蓝色的牛仔背带裤,搭配白色的圆领t恤,脚踩一双魔术贴白色波鞋,即使配着特挑人的西瓜头型,也好看得很,雌雄莫辨。

身高过一米八的粗壮汉子从司机座上下来,虽然他单手就可以将小孩提溜下来,但实际上动作非常温柔。

小心翼翼地弯腰伸出双手,将小孩抱下来,再轻柔地放到榕树下,跟他的体型实在是两极相反。

“星宝,我就先回去了。

过几天再来接你。

你回了村里不能跟人去玩水也不能跟陌生人走,不然老板会伤心的。”

硬汉周大进照旧三句话,日常走流程叮嘱一遍。

“周叔叔,路上小心哟!你放心,星宝会乖乖听话的。绝不让你们担心。”星宝抱着背包站在榕树下,乖巧的承诺。

“那行,叔走啦。”说着动三轮车利落掉头。

榕树边乘凉的老人小孩开始围过来搭话,这个时间,吃完早饭没事做的老人家都会聚在这里聊聊天,要到十一点快准备午饭的时候,才会陆续归家。

“星宝,星宝,你回来啦,我们最近都没偷懒,攒了好多白花蛇舌草。”

“小谢老板,小谢老板,这个夏天过完,我就攒够学费啦!”

“星宝,星宝,我家李子熟了,我待会给你带最大最红的李子吃。”

一群四五六岁的小萝卜头围上来,你一句我一语的,场面瞬间热闹。

只见我们的星宝小朋友,谢家村娃娃群称的「小谢老板」,举起右手做了个收的动作,小朋友们就跟按下了静音键一样安静下来了。

“很好,星宝为你们感到骄傲,你们都太棒啦!

让我们再回顾一次,我们的目标是什么?”

小小的人儿跟领袖一样大声提问。

“读书,读好书,读更多的书!”

小萝卜头们大声喊,有几个年纪小的因为太用力喊得额头上的青筋都明显了。

“今年能赚钱的事是什么?”

“努力摘白花蛇舌草!”又是一阵声嘶力竭的回答。

“我们的终极目标是什么?”

“赚钱,合法轻松的赚钱,做最好的自己!”是用尽全力的大声回答。

“非常好,我们都是最优秀的小朋友,所以要坚持安全采摘,不贪心不浪费!为了小钱钱而努力!”小领袖带头喊口号。

“安全采摘,不贪心不浪费!为了小钱钱而努力!”小萝卜头们高呼。

谢家村的老头老太太们刚看的时候还乐不可支,现在看多了就习惯了,再说小娃娃们都是为了努力赚学费,还时刻注意安全,这口号喊得多好呀

得益于谢家村考上大学的几个人,前途都很不错,所以小娃娃们对读书都很向往,就是现在小学学费一学期加上校服费、书本费、学杂费,就要两百多块钱,对于农家来说,实在是一笔不小的负担,尤其家里孩子多的。

“星宝,你怎么不坐小汽车回来。”边上的翘娃好奇。

毕竟星宝平常要么是她妈妈开着那辆黑色的小汽车送回来的,要么是舅舅们开着越野车送回来的,坐三轮车还是第一次。

“三轮车坐着凉凉的,不怕晕车,周叔叔开三轮车可厉害了。”

星宝最近迷上了坐三轮车,镇上也从以前的摩托车载客转变为摩托三轮车载客居多,三轮车坐着可比摩托车舒服安全,对于星宝这种小孩子来说,新鲜的三轮车酷酷的!

这不,宠爱女儿(亲缘上实际是外甥女)入骨的成敏敏同志,为了满足星宝的愿望,买了一辆摩托三轮车,指定了自家老父亲的保镖周大进先生为特定司机,作为女儿从宝成镇回谢家村专线的专职司机。

在年农村人均收入不足一千元,人民币购买力杠杠的时期,人家要么是用摩托三轮车专职载客,要么是用来载货谋生,成敏敏专门买一辆三轮车只为满足小朋友坐车车的需求,简直了!

星宝小朋友,大名谢攸同,出生于o年的除夕夜,今年五岁。

但是,但是,在这个地方,大家习惯讲虚岁,就比如咱们星宝这种除夕夜出生的,第二天遇上大年初一过年,就是虚岁两岁。

对,就是这么的离谱加无语,所以,谢星宝的亲爹谢文才同志坚定的以正常的算法来计算咱们星宝的岁数,不然打预防针什么的,那是要出大乱子的,医生是算周岁的。

至于星宝的爹为何在岁数计算上这么的坚持?!

实在是家里有个不懂人情世故,万事不管,只注重吃得好不好,养生不养生,嘴毒又偏心大哥的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加上抠门愚笨,坚持食物能吃不用煮得太好吃能熟就行,很偏心小妹的娘。

谢文才的爹谢大全,今年六十二岁了,老头子出生于民国时期,从不和平年代过来的人,据说祖上也是略有家资,只是父亲早逝,全靠母亲支撑着,反正到了谢文才那个时期,印象就只有两个字「饿」「穷」。

谢文才的娘赵五妹同志,是个童养媳,小老爷子三岁,今年五十九。

听老一辈的人讲包括谢文才同志盖章,谢文才的奶奶是个知书达理,干脆利落的,就算这样子也没能把五妹的性子掰过来,有些人吧,她就是怎么教也是那样子。

在那个时代,能平安活着已经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老太太后面也歇气了。

儿子性子变扭,儿媳妇是立不起来了,就想尽办法供着大孙子二孙子读书,只盼着孙辈能明辨是非,不说大展宏图,起码遇事能顶事,有一技之长,能容易些地谋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