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我靠种田养活二十万边军笔趣阁 > 第99章 逛街 一个路过的杂戏班子在此地搭台唱(第2页)

第99章 逛街 一个路过的杂戏班子在此地搭台唱(第2页)

见客人喜欢,衆人便陪着他听完了整场戏。

一曲终,有人敲着铜锣,拿着木盒穿梭人群中求打赏,走到几人面前时,路过的戏班子自然不认识曲花间,但见他们衣着华贵,便眼含期待的看着他们,好话也是一箩筐的倒出来。

顾惊蛰从袖中取出一角碎银子丢进钱盒里,与里面零星的铜钱碰撞发出叮当的脆响,转头看到曲花间竟也铁公鸡拔毛,打赏了一角不算小的银子。

其馀人除了穆酒,都多多少少给了些赏钱,几两碎银对几人来说不算什麽,但对戏班子的人已是难遇的大钱了,那人高兴不已,弓着身子连连道谢,又是一番吉祥话脱口而出。

几人走出人群,顾惊蛰不由得低声询问,“你不是看戏从来不打赏的吗?怎麽今日如此大方?”

曲花间微扬起唇角,“我去戏园看戏,是给了戏票和茶钱的,戏园的戏子们虽说也苦,但到底衣食无忧,我给钱不过是锦上添花,而这些行脚戏班却是靠赏钱过活,不一样的。”

渔湖镇才休养生息几年,百姓大多不富裕,都愿意零星给一两个铜子儿,何况他这个镇长。

况且若是叫戏班子去了别处说起渔湖镇穷得没人看戏,还叫他怎麽吸引别处客商过来做生意?

顾惊蛰点点头,对曲花间的为人更了解了几分,这人真是很有些怜弱之心,见不得人间疾苦。

一路上有许多百姓都认识曲花间,有些胆子大的人会特地过来打招呼,胆子小些的,打上照面也都是咧嘴露出笑意,眼里皆是尊敬与感激。

听说这镇上所有百姓都是他收容的流民,以一家之力养活数十万人,叫他们安居落户,自食其力,才有了如今这逐渐繁荣的渔湖镇。

能与这样的人合作做生意,又成了好友,顾惊蛰也颇感与有荣焉。

顾惊蛰不知道的是,曲花间不仅养活了这数十万流民,还是二十万边军的衣食父母,这些年流水的物资运往边境。

他生意做得这般大,却总是十分节约,从不沾染奢靡之事,甚至算得上抠搜,也是因为钱都拿去做这些事了,手里长期没有多少现银。

这些事曲花间自然不会同顾惊蛰讲起,便是让他以为自己是个守财奴也没什麽大不了,当然他也相信自己的眼光,顾惊蛰不是那般瞧不起人的人。

穆酒本来走在曲花间右侧,顾惊蛰在左侧,见两人相谈甚欢,心中暗暗吃味,不动声色的换了个位置,挤到两人中间,也不说话,像一堵墙,将两人隔开。

曲花间无奈,好在顾惊蛰只是了然一笑,并没有露出什麽不快。

戏终人散,扎堆的行人很快恢复行动,巷子里又是一番人来人往的景象,摊贩们卖力吆喝着,一些小食摊子上传来食物的香气。

曲宝最是喜欢逛这些小食摊子,很快便买了一大堆吃食,分与衆人。

顾惊蛰也得了一个油纸折成的小盒子,里面是十来个裹着豆面的小糍粑,上面的豆面是炒熟的豆子磨制而成,焦香扑鼻,他也不嫌弃这等街边小食,用上面插着的竹签往嘴里送了一个。

曲花间的是一种用黄土炒制过的面豆,名叫炒棋,除了盐没什麽多馀的调味,但带着点特别的香气,吃起来嘎嘣脆,很是练牙口。

他吃了两个,咯得牙都酸了,便递给穆酒,把他手中的小鱼干换过来。

小鱼干是渔湖里最常见的小白条做成的,不知是什麽烹饪方法,反正是没放什麽油水,吃起来不怎麽香,还略带一些腥味,鱼骨也不如何酥脆。

穆酒早猜到他应当是不会喜欢这两样吃食,一把夺过林茂手中的小糍粑,将两样吃食都给他,两厢换了换。

果然曲花间吃得开心,可怜林茂一手举着一个小食盒,十分无奈。

曲宝偷偷瞪了穆酒一眼,敢怒不敢言,只得将自己手里的米糕塞了一块到林茂嘴里。

“好吃吗?喜欢的话明日我在家做些。”穆酒略微侧头,看着曲花间。

曲花间点点头,用竹签插了一个喂给他,“还行,你会做?”

小糍粑是糯米做的,将糯米蒸熟之後捣成泥,再裹上炒熟的豆粉和细砂糖,虽说捣熟糯米费力,倒也难不倒穆酒,他颔首,“不难。”

“那你多做些,做几个大的,晾干些可以放好几天呢,想吃的时候煎一煎也香。”

“好。”

-----------------------

作者有话说:来晚了宝子们,避免十点以前更新好多宝宝来不及全订参与抽奖,特意放到十点以後更新的。

中秋节快乐宝子们,今天两更,十二点还有一更。

我们这边中秋节除了吃月饼,还吃糍粑,你们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