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我靠种田养活二十万边军天已无涯TXT > 第37章 减租 不听人把话说完可是个坏习惯(第2页)

第37章 减租 不听人把话说完可是个坏习惯(第2页)

村长自是无有不应,处理村里的大事小情本就是他的职责,至于种地的事,佃农们都是种庄稼的老把式了,什麽时候育种,什麽时候插秧,根本不需要人盯着,便是上一任管事,也只是在夏收和秋收时来负责收租而已。

而且现在还是冬日,地里也没什麽事。

这个庄子交代完毕,曲花间又跑了另外两个庄子,这两个庄子规模差不多,都在三千亩左右,佃户都是五六十户,人口也相当。

三个庄子并没有挨在一起,路上耽搁了些时间,曲花间还在其中一个庄子上歇了一晚,好在小林做事妥帖,提前携带了寝具和洗漱用品,否则曲花间宁愿连夜回城也不愿睡别人睡过的床单。

第二日刚回杭州城,便收到了穆酒的信,送信的亲兵辗转几地,才将信送到曲花间手上,此时被小林带着去休息了。

曲花间南下之前就跟穆酒说通信不便,暂时不用写信了,没想到他还是送来了信,以为是有什麽急事,还没走到书房,便迫不及待的拆开信封。

映入眼帘的,是银鈎铁画的字迹,分外熟悉,开头也是穆酒惯用的开场白,曲花间粗略扫完整封信,很好,没什麽急事。

就是汇报一下今年有了足够的粮食,暖和的冬衣,边军将士们的日子好过了不少,大家都念着曲花间的好,所以托穆酒写信向他道谢。

另外问问他什麽时候去幽州,他已经向知州打听了好几处适合耕种的地方,知府很乐意给他们行方便,表示只需要很低廉的价格便可以把地划到他名下,但种地的人手需要他自己想办法。

曲花间:……

穆酒还表示,年底按照惯例需要给朝廷送公文,一方面是汇报这一年边关的情况,另一方面则催要军饷,于是他便安排亲兵顺便给他送了这封信。

言下之意是他并没有丧心病狂到让亲兵穿越冰天雪地替他送一封无关紧要的信。

此时正值深冬,幽州已经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穆酒还让他不必急着回信,有什麽事等开春了见面说也是一样的。

曲花间读完信,十分无奈,不知为什麽,穆酒现在表现出来的性格和初见时反差极大。

虽说不必回信,曲花间还是取来信纸,像闲聊一般,絮絮叨叨写了许多,比如这次南下的见闻,比如发现了硝石矿的事,还有杭州佃农们高额佃租的事,还说自己交了个姓顾的友人,此人性格大方,交往间进退有度,是个可以长期合作的生意夥伴云云。

这封回信是开春後亲兵先行一步送到穆酒手中的,穆酒看到这封信後面无表情地拎着亲兵打听了半天,这个姓顾的到底是何许人士,长相如何,性格如何,两人交情如何。

连顾惊蛰面都没见过的亲兵一头雾水,只眼睁睁的看着自家将军的脸越来越冷,空气中的温度也仿佛刺骨了许多。

当然这是後话,暂且不提。

再说曲花间这边。

李老爷的亲家不愧是杭州有名的粮商,不到十日便凑齐了曲花间所需的粮食。

正好李老爷便是做货船租赁的,两厢一合计,曲花间便租了李老爷家的船将粮食先行一步运往冀州,暂且卸在曲家码头附近的仓库中。

而曲花间这些日子便一直窝在宅子里默写《聊斋志异》,足足写了二十多篇,足够供给清音戏园两年的量了。

这日,是清音戏园新戏开锣的日子,曲花间得了几张戏票,便带着曲宝林茂等人,又邀请了顾惊蛰一起去听戏。

顾惊蛰与曲花间会和时还有几分惊艳,“长安你不是不爱听戏吗?上次咱们去看戏你一直在走神。”

那次顾惊蛰分明看戏看得投入,没想到竟还分心注意到他在走神,可见其心细如发。

得知这次新戏的戏本子是曲花间提供的後,顾惊蛰惊为天人,直呼曲花间是个全才!

曲花间急忙解释,“这故事不是我所创,不过是拾人牙慧罢了,可不敢没脸没皮的往脸上贴金。”

于是顾惊蛰又请曲花间引见这位柳泉居士,他是个戏迷,向来十分向往这些能写出精彩戏本子的文士。

“惊蛰兄还没听过戏呢,怎麽就知道戏本子精彩了。”曲花间玩笑道。

“长安有所不知,这清音戏园是我亲表兄的産业,新戏开锣之前便邀我试听过了,这故事简直是精彩绝伦。”

说着又痛骂那两度背叛妻子的王生分明不是个东西,竟还得了复活的机会,直言可否请那位柳泉居士直接把王生写死。

曲花间闻言笑笑,“我与惊蛰兄所见略同,但柳泉居士已不在这个世界了,私自篡改他人的作品非君子所为,而且你信不信,这个结局更符合看客口味。”

顾惊蛰闻言,也只能惋惜的点头,“可惜了,如此才子,竟英年早逝。”

曲花间失笑,“惊蛰兄误会了,他老人家可是活到七十五岁才寿终正寝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