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捡个夫君过日子by > 第 37 章(第1页)

第 37 章(第1页)

第37章

回了家,陈禾就按照药铺夥计所说的煎了药,让虞秋等药放凉一些後,给叶啼莺喂几勺,馀下的药汁就放在炉子上温着,等要喝的时候随时取用,自己则着手准备中午的午餐。

因着叶啼莺中暑还未完全康复,不好吃的太油腻,中午陈禾就打算弄清淡一点,买回来的冬瓜切片开汤,再弄几个清爽的菜。

冬瓜是当季的老冬瓜,外皮有一层白白的霜,用指甲掐一下,肉质紧实,水分也足。

陈禾将冬瓜去皮去瓤,切成大块,他习惯这样做,吃起来口感比较好。

幸好当初买的是这个院子,陈禾一边打水,一边庆幸着——後院里有井,平日里便无需在这样炎热的天气里跑去河边挑水,并且打上来的井水丝毫不见升温,触手生凉。

汤的调味不追求过于精致,只加少量的粗盐提味,再加上几片切好片的生姜就可以了。

陶罐刷干净,先将冬瓜块放进去,再加入没过冬瓜大约一指节的水,大火煮开以後小火慢煮,直到冬瓜变得软烂,筷子一戳就能穿透,汤汁呈现淡淡的黄色,就差不多了。

起锅前再撒一拈盐调味,尝起来不至于咸味过重,不然反而会加重口渴。

陈禾怕叶啼莺吃到姜片,捞出来丢掉了,汤里味道不重,不容易让人心生排斥。

至于他们三个,考虑到天气太热总没胃口,陈禾思考片刻後,拿上回买回来煮绿豆水的豆子拿去煮了稀粥,主要以喝上头的米汤为主。况且绿豆性凉,不宜多放,剩下的这一把刚刚好。

提前将豆子泡上一个时辰,水面上浮起来的坏豆丶瘪豆撇去,煮时更容易个个开花;加入一倍量的大米,慢慢地跟豆子搅匀了,就把柴火退一退,小火熬煮。

煮好的粥咕嘟冒泡,上层略微浑浊的米汤瞧着稀,却又能在勺子上挂住一层透亮的膜,还散发着绿豆的清香气味。

接着,陈禾决定做三个素菜:一个凉拌黄瓜,一个蒸南瓜,还有一个炒丝瓜。

这时候的黄瓜水分多,拍碎块切段,每块有一指节长,加盐杀出水分後倒掉,要不然黄瓜水叽叽的,没味儿。醋沿着碗边滴上七八滴就够,多了倒牙齿,随意拌匀後就是一道可口的开胃小菜。

南瓜是老南瓜,表皮黄澄澄的,发亮。这种南瓜本身的甜味足,直接上锅蒸熟後,果肉自然绵软甜糯,不用放糖就好吃,陈禾便没再画蛇添足。调味这事过犹不及,乱七八糟的味道加进去,容易使得南瓜的本味被抢注。

一个瓜太大,就算是四个人也不吃完一餐,陈禾切了半个,馀下的拿布包了挂在房梁上,能放好几天。

至于丝瓜,前两天已经做过丝瓜汤,陈禾便不再选择开汤,饭桌上有一个汤就足够了,今天就做炒丝瓜。

丝瓜削皮切块,用少量的猪油快炒,见到瓜肉变软丶颜色变深了,加入一点点的盐,翻拌两下就得盛出来,要是等到丝瓜出水了,就会变得软塌,没口感了。

吃过午饭以後,陈禾带着叶啼莺去午睡,虞秋则是四处搜寻了一番活计,最後决定给自己找点事做。

家里的铺子已经有一天没开张了,这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但虞秋颇有些荒废时日的感受。

陈禾要照看叶啼莺,况且他上午忙前忙後,又是买药又是做饭的,现在得好好休息。

虞秋便主动站出来,揽过责任,到前面把铺子的大门打开营业了。叶南浦觉得自己也有出力的必要,于是也跟着去了前面。

虽说下午的时候不会有太多客人,可谁让他们已经关了铺子一整天了呢?

更何况,当初买下这个铺子时,除了瞧着靠近丰永怡的铺子方便走动,更吸引人的还是这个位置十分靠近各条巷子,地理位置占优。

这段时间里,有不少人会习惯性地到他们这儿来买东西,今儿个上午还有人拍门来问呢,只是虞秋说家里孩子病了,大家也不好催着铺子营业,只是表达了遗憾後,就绕远到别家铺子里去了。

可这下午一看,居然将挡门的木板挪开了,虞秋还招呼他们呢!人大多愿意在熟悉且信任的铺子里消费,现下瞧见铺子营业了,也顾不上热,又到铺子里来买东西。

袁婶子就是其中之一。说起来也巧,她一家子就住在白石巷,跟叶家兄妹住的对门,因此对于叶南浦和叶啼莺在铺子里帮工这件事,袁婶子可谓是巷子里第一个知道的。

今日袁家也算有喜事:袁婶子她一年前被征兵带走的儿子回来了!还带回了一笔不少的抚恤金,虽然代价是儿子没了一只手,可至少人还活着啊!

袁婶子一见儿子风尘仆仆的模样就哭得不能自已,一瞧见那根空荡荡的袖管,更是哭得快晕了过去。

她儿子倒是看得开,随後将战场残酷的情况大致一说,直安慰得袁婶子心有戚戚,又觉得活着就好了。

这游子归乡,家里人不犒劳一二简直说不过去。只要是亲生的,哪怕家徒四壁也得给人喂得饱饱的,再让人去歇息。

这不一听儿子说想念自己的手艺了,袁婶子二话不说,顶着日头就跑出来买菜了。陈禾的铺子离得近,又碰上这样一位急着让孩子吃上饭的母亲,可不是又迎来了一桩生意嘛?

袁婶子拿手的其中一道菜,便是卤菜,更是儿子点名要吃的一道,就算这会刚做上不入味,那不还有晚上的一餐吗?故而袁婶子大手一挥,颇为豪横地买了五六包卤肉包,大有让儿子连吃上几日不歇气的魄力。

不过也好在铺子里出售的是常用的香料配比而成,就算这头卤肉用不着这麽多,拆开来打散了也不是不能多做几道菜。

更何况调味的大头还是自己把握,如此一来图点方便也无妨。袁婶子如今是身在外头心在家里,巴不得早些回去,多看看儿子的变化。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