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我靠种田经商养活三军 > 第135章 虚僞 叫他记恨上的人大多会因各种各(第2页)

第135章 虚僞 叫他记恨上的人大多会因各种各(第2页)

“会须杀此龙阳辈!!”。

底下一干谋士看着从不动怒的主公发了这麽大的火,谁都不敢上前去触霉头,一个个低着头装鹌鹑。

第一谋士左右看了看,见同僚们谁都不肯上前谏言,只得忍着丧子之痛前行一步。

“主公,此时不宜大动肝火,雍州战事吃紧,还是调兵前去支援才好啊。”

之前安王带兵回司州时他便不甚同意,虽也有替爱子报仇心切,可更多的还是担忧雍州失守。

司州有司北关在,那曲长安至多不过是取两城。

等打退燕军再回来收拾不迟,可雍州若是再丢一城,便是断了司州与梁州的去路。

否则那燕王怎会无端从三州中间的雍州入手?他打的就是这个主意。

司丶雍丶梁三州南北连成一条线,地形与己方不利,一旦中间被打开了口子,那位于南边的梁州就是燕王的囊中之物。

谋士看得通透,可安王正在气头上,根本听不进去他的忠言。

反倒是将矛头指向了他,“老东西,若非是你!若非是你那不成器的儿子!本王如何会落得如此窘态!

莫不是你与那贼子勾结,故意来加害本王!”

“臣冤枉!”

谋士‘砰’地一声跪下,脑袋俯地,“天地可鉴,臣一片忠心绝无半分假意,臣的儿子可是为主公效力而死啊!主公怎可……”

“够了!滚出去!”安王一甩袖,怒声打断了谋士的话。

谋士跟在安王身边多年,与同僚们相处得十分和谐,见人受到怀疑,其他人纷纷替他说情,“主公,谋公一片赤诚,绝不是那等……”

不等那些人说完,安王随手拿起一个水壶往人堆中一掷。

“滚!都滚!”

水壶坠地,陶瓷碎片溅射开来,离得最近的谋士头一个遭殃,锋利的碎片滑过他的额头,顿时满脸的血。

他深深地看向自己效忠多年的主公,不明白一向亲和有加的人怎麽变了模样。

下去後,交好的同僚纷纷凑上来安慰,“主公只是连失六城,一时怒急,并非真心怀疑你,谋公宽心哪!”

谋士心里也是这般想的。

虽是被申斥了,可自己得主公重用多年,立功无数,儿子也是尽忠而死,不可能轻易被厌弃。

按照以往的惯例,想必主公冷静下来後定然会亲自登门致歉。

届时,自己切不可意气用事,应当先行认错,定不能让主公开口致歉失了颜面才是。

可惜谋士这一次想岔了,安王本不是什麽宽宏大量的人,这些年刻意维持出礼贤下士的模样也不过是因为这些属官于他有用。

如今他真心觉得连失六城是谋士父子导致的,自然心生嫌隙,本想晾一晾此人再施以恩惠,叫他反省反省。

却不料每日的小朝会都有人出言替谋士说情。

有那说话耿直些的武将还言道没了谋士是他一大损失。

笑话!安王私下里又摔了一个珍贵的绿玉斗盏。

他盘踞司州多年,地富兵强,分明是自己苦心经营,与他一个谋士何干?

“不过是晾他几日,就有这麽多人为他说话,这老匹夫竟是仗着那点子微末功劳结党营私!怕是留之不得了。”

安王自言自语,身边伺候的侍者默默收拾着地上的茶盏碎片,听得这话,顿时抖若筛糠。

外人只道这位平易近人,善待属下,他们这些在跟前伺候的,可清楚得很。

但凡谁要是得罪了他,表面上安王只会一笑置之,背地里却摔盘砸碗,恨得牙痒痒。

叫他记恨上的人,大多会因各种各样的缘由倒霉。

或身故,或受伤,看起来皆是意外,与安王毫无干系。

他还会装出痛心疾首的模样前去慰问或祭拜,实则这些人的下场全是他的手笔。

侍者听了许多回安王背後叱骂他人,恨不得自己是个聋子哑巴。

否则有朝一日这些话流传出去,自己绝无生路可言。

迫于压力,安王不得不将谋士请了回来。

可他心有芥蒂,再不肯采纳他的谏言,每每若无其事地糊弄过去。

好在他也不是完全昏了头,还是让手下一名武将带兵南下雍州支援,勉强保住了雍州和梁州相连的最後一县。

赵辞晟见人回缓过来,知晓一时半刻是拿不下梁州了,改又去骚扰京都。

徐广义龟缩不出,京都富庶,只要他沉得住气,茍个三五几年不成问题。

其他人自然不可能放任他休养生息,不仅燕王,安王也派了一支士兵去攻打京都。

守城容易攻城难,攻城的队伍往往死伤惨重,被派去攻打京都的,正是昔日替谋士说话那位武将。

曲花间见两方势力都派了人去攻京都,也没急着去分一杯羹。

徐广义再是强弩之末,也不可能这般轻易攻下来,如此不停的消耗,最终苦的还是京城的百姓。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