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鸣珂曲 > 第130章 第一百二十九章 明辉(第1页)

第130章 第一百二十九章 明辉(第1页)

第130章第一百二十九章明辉

夜色已深沉,平王府的卧房里少见地还亮着灯。明绢上映出一道清瘦的人影,坐在床边伸手拨了拨烛心。床头上放着一只空药碗,过不多久便有侍女挑帘进来,轻手轻脚地收走了。

萧翊清有些出神,他曾问过胡大夫药方调整後为何如此见效,胡大夫心中也有疑虑,四五日间将药方药渣看了个遍,也没找到什麽原因,只得暂且解释为宫中这批药材上乘,再加上之前行针拔毒见了功效,这才恢复得好。

他对这套说法将信将疑,但更惦记着幽州诸事。他心中已有决算,州府如有异动,朝中绝不能无人作为後盾。幽州局势瞬息万变,事已至此他无暇多想,命胡大夫能用便用。

黎越峥刚沐浴完从後屋出来,便见萧翊清把拨子放在床头的盘中,长发散开落在月白色的里衣上,灯下脸庞显出瓷样的温润细腻。他在雕花门外停住步子,隔着门上的梅花远远地看着他。

萧翊清不发病时并不显得有多凶险,人总是这样安静着,有时还带着笑望一望自己。然而发起病来是如何摧残磋磨,只有黎越峥最清楚。

在数不清的深夜里,他两只手沾着血,抱着人寻医问药,恍惚之间也会问自己,这种相依相伴的日子是不是越过越少。但他往往想到这里,就会再强行将这种忧虑抛之脑後,不让任何人察觉到这种难以言喻的焦躁。

萧翊清擡头见他进了屋,愣愣地站在外间不动,便笑问他:“你站在那儿做什麽呢,怎麽不进来?”

“……啊,屋里暗,再给你添两盏灯。”黎越峥说着,回身把最外面的四盏灯都点亮了,走过去在床边坐下。

两人的发梢缠绕在一起,给萧翊清的头发也带上一点潮湿。黎越峥干脆将那两股头发拧成一缕,揉在掌心里蹭干,边揉搓边问:“这麽晚了,看什麽呢?”

萧翊清将两封旧信放在膝头,字迹遒劲,信纸微黄,显然多年间被保存得完好。

“林文境的话让我想起了一点旧事,就翻翻国公爷从前留下的几封家信,心里安定些。”他摇摇头,叠起来收回信封里,仔细地放在床头,停了一停道,“元昼,就像我刚才和他们说的那样,寒大人出身平民,一向善待下人,自然不会效仿世家刺字。但是要论刺青,刺的还是‘寒’字,倒有个人真有可能这样做。”

黎越峥问:“是谁?”

发梢沾水,萧翊清的肩上被他披了一件外袍。这外袍已穿得半旧,正是舒服柔软的时候,也是他穿惯了的。

他想着事儿,便拢一下肩上的袍子道:“那时候寒大人还很年轻,刚刚高中探花,还没被任命什麽实职,便趁着空闲和几名同窗出门游历。几人一路行至北关门外,具体是怎麽回事寒大人不肯多提,阴差阳错地救了一名少年人。这少年姓温,所在温氏在京城早些年颇有名望,你也知道的。”

黎越峥思索片刻说:“翰林院校书郎,温自新。学识渊博,文采卓绝,皇上舍不得他做笔杆子,老头子三请四请,去年才放他致仕。按你说的岁数来算,那少年人是他儿子?”

“是,”萧翊清点头,“温公子当时未及弱冠,便缠着寒大人要拜他为师。寒大人何等心高气傲,哪里是能耐下性子好好教导学生的。他教凛川另当别论,可自然不会答应温公子。于是温公子便想尽了办法缠着他,考了科举追进朝堂,离京也跟回京也跟,寒大人甚至出门时都要躲着点他。直到国公府出事,寒大人遭罢官,彻底离开京城。”

黎越峥问:“那後来呢?”

萧翊清不无遗憾:“温自新那麽一个老学究,我此生没见过他发那麽大的脾气。寒大人离京不到五日,温公子便追出了京城,此後再无消息,有传言是遭遇关内郡的时疫,下落不明。”

屋里静默片刻,两人的发梢都干了,从黎越峥手中滑落。他倾身上前,挑起一缕发丝别在萧翊清耳後,指尖掠过面庞,带过温润的触感。萧翊清似有所感地仰起脸来,让他的指尖沿着面颊向下,一路停在喉结上,拇指指腹从下往上,用力摩挲了一下。

粗糙的触感像游走的红线,刹那间漫过全身,浸染神识。萧翊清登时绷住呼吸,半晌才微微地呼出口气,半阖着眼侧头向他手边靠了靠,却也神色稍霁。

黎越峥这才说:“那要是这麽说,程朝就是当年的温公子?他隐姓埋名留在幽州,是为了替寒大人报仇?”

萧翊清未置可否,只道:“温公子自幼习武,确实武艺高强,若不是为了纠缠寒大人,当年应该去考武举,就算中不了状元,也当名列一甲才是。可他京中老父尚在,温家也素有名望,他这麽多年为何不回家?”

“这就要问温自新了,”黎越峥伸手揽过他,挥灭近旁的两盏灯,把帷帐落下,“他老人家虽已致仕,却依然常常出入于翰林院指点学生。我前几天还见过他,请老人家过府一问便是。”

次日清晨,幽州竟出了太阳,天气却更冷了。预兆中的暴风雪并没有来,而是刮了整整一夜狂风,家家户户紧闭门扉,听窗外如野兽怒号,拍窗卷地而过。

上午时辰尚早,萧临彻便亲自登门陈府。亲王仪仗未收,行至半途,幽州府衙终于反应过来,急匆匆地请瑞王去府衙接风,要把他从陈家门前支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