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鸣珂曲 > 第134章 第一百三十二章 悬剑(第2页)

第134章 第一百三十二章 悬剑(第2页)

他又接着说:这麽多年没见了,你倒还没忘事。这里没有人能管得了我,你要是提不该提的,我就剁掉你的脑袋。

“殿下,这人……!”田高明的手抖得像糠筛一样,狠狠地吞咽了几下口水,却到底没敢再往下说。他面色由惊缓缓转怒,咬了咬牙痛恨地说:“是……夹带的事一开始是陈明琦做的,但是他给我的分成太少了,所以我想把整件事拿到自己手里来。寒昙他们来关内郡的时候,这档子买卖已经做了一些年,我和陈明琦基本上已经闹僵了。”

他大喘了一口气,又说:“我让寒昙查,是为了借此把事情翻到明面上来,把这声音彻底拿到我手里。至于疫病,我本意并没有想要他们死,赶走就是了,是那温澄命不好,非要替寒昙出门。後来郡中的事儿嘛,买卖从陈明琦换到我手中,其中经手的人自然也要换一批,顺势而为罢了。”

只听屏风後当啷一声响。

程朝立刻转身走过去,片刻後命人将屏风移开。阎止从枕上偏过头,一双眼睛烧的发红,偏头含怒瞪视过去,嘴里像含着一口血一样。

“还在撒谎……”阎止用力地瞪着他,“温叔的死……是你早有预谋。寒大人……家师要改粮道,已经查出了你的勾当。因为朝中阻力,他没改成……却与你结怨。所谓疫病,不过是趁他们落魄……报旧仇……

他深吸了口气,又说:“萧临彻,你不是不明白,陈家为何投诚于他吗,我告诉你……”

他烧得喘不过气,实在说不下去了。程朝赶忙给他喂了一碗水,又贴在他唇边听气声,边听边比划道:当年因北关断粮一事陈松城被杀,陈家之所以能这麽快东山再起,在背後支持的一直是田高明,陈家与贵妃攀关系才是後话。萧临彻以为自己坐拥幽州,但实际上却什麽也控制不了。陈家多年来一直阳奉阴违,田高明则可坐收陈氏丶幽州两重好处。

“原来是你啊,”田高明恨恨地盯着他,每个字都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难怪我总觉得你眼熟,原来是他寒昙寒敛之的好学生。怎麽,你是来给他收尸的?晚了!”

阎止摇摇头,呛咳一阵笑出声来:“你知道老师为什麽被罢官了也要再幽州吗,陈松成的死你参与了多少,陈明琦对你……就没有一点怨恨吗?”

“殿下不要听他胡言乱语,他快死了,病中癔症而已,”田高明不再看他,转向萧临彻道,“若蒙殿下不弃,日後幽州粮税自有殿下分成,我能给到四成五。至于关内郡的生意,盈亏不论,每年我再给殿下一笔供奉。殿下且好好思量,这不比跟羯人做生意来得安稳?”

小半个月过去,北关上下严防死守,全无音信。

幽州倒是传来了好消息,说是粮草已经找到了,北关守门不利以至于羯人作乱,如今均已伏诛。萧临彻一封折子递回京城,外带着九个装着羯人首级的冰鉴。

皇上在金殿上让衆臣都看了,而後又让拿到刑部去,挨个摆在珈乌的牢房里。

小太监捧着白玉盘颤颤巍巍地下去了,皇上点了傅行川出列,斥责道:“长韫是怎麽了,北关这麽久封门不出,一点消息也没有,他到底在干什麽?瑞王的折子上也说了,北关守门不利,才使羯人流窜至幽州。这件事朕还没追究他,他先关起门来一声不吭了!他这是什麽意思?”

“皇上息怒,”傅行川今日一身玄衣,站在殿中,更衬得身长玉立,“长韫身在幽州,想必早已知晓此事,必会纠察。军中布局森严,牵一发而全身,关隘绵延千里丶深处要塞,若非关门疑犯只怕早已窜逃。此事已半月有馀,小弟毕竟年轻不懂事,臣身为北关主帅,理应回去主持大局。”

皇上一甩手中的翡翠串珠,居高临下地盯着他。盛江海悄悄望过去,看见他放在桌下的手无意识地掐拈着袍角,心中暗道不妙,若傅家应对不当,北关数年基业恐怕要易主了。

殿上一时阒寂,皇上过了一会才开口道:“你新婚燕尔,谢小姐身体又不好,此时不宜离京。北关诸事朕一向信得过你兄弟二人,你去信告诉傅行州,七日之内若不给朕一个交代,就给朕回京城来。”

午时下朝,傅行川刚出宫门,便听身後马蹄声清脆,林泓从後紧随而至。

“贸然打扰,侯爷见谅,”林泓拱手一拜,直截了当地开口,“敢问一句,北关和幽州究竟情形如何?田高明此人我知道,是个油滑而擅钻营的人,瑞王和这样的人共谋,奏折真假参半,实不可信。北关与幽州之间,还有一个关内郡,衆人却对此避而不谈。微臣斗胆妄言一句,症结是否出在这关内郡上?”

傅行川心中一默。许州之事後,林泓与傅家的关系近了很多。他从前只知道林泓是闻侯的人,现在朝中却不怎麽见给闻侯说话了。他曾私下问过阎止,对此人评价如何。

“林文境敏锐圆滑,却无私心,其实比我更适合做朝臣。侯爷可以放心用他。”阎止站在秋日的枫树下,神情微微含笑,“如果有朝一日我不在京城了,有事都可以让他做。”

当日只是笑谈,却不想一语成谶,如今竟是这样的境况。

傅行川按下心思不表,只道:“长韫来了一封家信,林大人既然问起,请同我回府上说吧。”

【作者有话说】

手永远比脑子慢,快写啊!

谢谢阅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