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三从四德女子经 > 暗影微澜(第1页)

暗影微澜(第1页)

暗影微澜

南方树苗试种得到了钦差们的认同。

可苏文茵似要追根到底“岭南何地所得棉种”?

陈谷雨心下一紧,不知她们为何对此如此执着?

面上却沉静如水,没有不适反应。

那是刻入骨血的世家高门贵女的教养,纵使惊涛拍岸,亦不可起微澜。

幸而言辞非虚,棉种确系岭南所出,来路分明。

她微垂眼帘复擡起,坦然迎向苏文茵灼灼目光,声线平稳:

“回大人话,此棉种乃去岁秋末,自往来岭南北地的行商赵三娘子手中购得。她常落脚镇上顺记杂货行,大人自可前去考证。彼时听闻岭南棉絮御寒极佳,却难在北地生长,便买了一些试种,又托她再捎带些过来今年继续试种。今春幸得青白契地,遂移栽于此。赵三娘子曾言,此种大抵出自琼州崖城一带。”

“琼州崖城?”

苏文茵眼中精光一闪,“确是岭南産棉之地。赵三娘子……顺记杂货行……”她低声复诵,显是记下查证。

陈谷雨心下方定,续道:“至于生长期短……草民斗胆揣测,一赖青白契地地力晶气滋养,二来选种育苗参照古法,略作变通。”遂将温水浸种丶草木灰拌种丶细沙覆土丶早间苗丶勤除草丶间作豆类等法娓娓道来,条理清晰,细节详实。

苏文茵听得专注,眼中探究渐为浓厚兴致取代,不时颔首:“温水浸种…草木灰拌种…间作养地…皆是促苗壮根之法!陈娘子果然心思灵巧,善用地利,更兼勤勉!”

里正娘子忙笑着帮腔:“谷雨娘子种地极是尽心!连她家夫郎也……”

话未毕,却被旁侧三姑婆抢过:“可不嘛!苏大人您不知,我家谷雨哪里懂如何育种?还是她家的晚舟郎君能干!地里活计都能帮衬,竈上功夫更是了得!家计账目丶文书笔墨,一手打理,字好算盘精,镇上账房先生也不过如此!”

此言一出,方才缓和气氛霎时凝滞。

柳青笑容依旧,眼底掠过一丝无奈。

陈谷雨心下一跳,瞥向谢晚舟。

只见他低眉垂首,牵着小念安的手指无意识收紧,身形愈发僵直。

始终沉默的林明贞,那沉静目光却极快地于谢晚舟面上一扫而过!

快如电闪,深不可测。

陈谷雨恰捕捉到那一眼——深潭般的眸底似有极轻微一缩,如静水投尘,荡开一圈几不可见的涟漪,旋即复归死寂。

苏文茵倒被引得看去,带几分赞许:“哦?谢郎君竟如此贤能?倒是难得。”

林明贞此时方缓缓开口,声稳无波,话锋已转:“陈娘子善用地利,巧思精耕,更有贤内助襄理,实乃相得益彰。既观祥瑞,本官倒想叨扰一顿便饭,尝尝这青白契地滋养的五谷菜蔬是何风味?”

“大人驾临,蓬荜生辉。”陈谷雨躬身应道。

衆人下得山来,向陈谷雨家的小院走去。

恰此时,院外一阵人声马蹄杂沓,竟是朱县令匆匆赶来,身後还跟着一位风尘仆仆丶面带精明笑容的中年女子——正是那闽地行商赵三娘子!

朱县令疾步上前,对钦差躬身施礼:“下官来迟,望大人恕罪!闻大人垂询棉种之事,下官恐有疏漏,特寻得这位赵三娘子前来,以备大人问询。”

赵三娘子忙上前磕头,口音略带闽地腔调:“民妇赵三,见过青天大人!陈娘子去岁秋末,确是从民妇手中购得特意从琼州崖城带来的吉贝棉种。民妇常跑这条线,顺记杂货行的掌柜丶夥计皆可作证。今次民妇又来,方才镇上交割完货物,还有新带的南方树苗为证哩!”

她语速快而确凿,显是见惯场面。

里正与几位村老亦纷纷附和:“确是赵三娘子!前些日子才来过咱村!”

“那骡车沉得,总往坑里陷,还是俺们帮着推出来的!”

苏文茵闻言,面上最後一丝疑虑尽消,含笑对林明贞道:“大人,看来棉种来源无疑了。”

林明贞目光微扫过赵三娘子与衆人,淡淡颔首:“甚好。”

一行人遂转至陈宅。

谢晚舟定下心神,避入竈房。不多时,几样家常菜置于拭净的旧桌:清炒嫩菘丶凉拌野苋丶粟米饼丶摊蛋丶葱花豆腐羹,佐以新豆点卤的嫩豆腐与自酿酱醋,清鲜扑鼻。

林明贞执箸浅尝,缓评:“返璞归真,大味至淡。此等滋味,非深谙地气丶心存虔敬,且手下有真章者不能得。谢郎君,好手艺。”

苏文茵亦吃得颔首连连。

朱县令喜形于色,连连恭维。

林明贞终对陈谷雨道:“今日一行,观青白祥瑞,见巾帼奇才,品契地真味,不虚此行。陈娘子持家有道,心系桑梓,试种新棉以御寒苦,其心可嘉。本官回京,自当如实禀奏。”

又对朱县令道:“治下有方,地晶得彰,亦记一笔。”

朱县令大喜谢恩。

饭後,仪仗迤逦远去,村中欢腾如沸。

喧嚣散尽,小院宁寂。

小念安早睡。陈谷雨独坐炕沿,望窗外契地青白微光流转——

白日强压的不安如暗草浮水,悄然蔓生。

一切看似圆满:棉种来源清晰,人证物证俱在,农法解释通透,契地得誉,饭菜受赞,县令沾光。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