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古代新闻工作者 > 圣旨(第1页)

圣旨(第1页)

圣旨

第二天,江幼宜在请示过翰林学士张大人之後把自己默出来的殿试文章贴在翰林院门外。

“各位同僚,近期关于我科举名次不实的流言传得沸沸扬扬,在此我作如下澄清:首先,本人科举途中绝无作弊贿赂之举;其次,我的殿试文章经张大人允许张贴在门外,各位可以自行观看,文章有无水分自在人心。”江幼宜看向一边,顾靖川家的护卫正抓着一个人。

江幼宜作为新闻工作者,深知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的道理,只是澄清,是没有人相信的,必须要尽快找到谣言的源头,让造谣者付出代价。

“你们凭什麽抓我,我是举人,可以见官不跪,我要去衙门状告你们!快放开我!”

江幼宜指着那个人:“最後,这个人散播不实谣言,居然胆敢质疑陛下亲笔御批的科举排名,是为大不敬!”

“你们没有证据,这是污蔑!”那个人一听随口胡说的几句话居然被扣这麽大的帽子,顿时紧张起来。

“进了诏狱自然会有证据。”两个身穿青绿锦绣服的锦衣卫从护卫手里接过人。

那人一看见锦衣卫直接吓晕过去,锦衣卫直接听命于皇帝,连在朝官员都能直接抓走,更何况一个小小的举人。

江幼宜擦肩走过周元才身侧,低声道:“周兄,自求多福。”

衆人见造谣者已被锦衣卫带走,纷纷散去,周元才一人留在原地,脸色煞白。

李云承愤愤道:“我就说周元才怎麽一直缠着我问你们的事儿,原来是打的这个主意。”

“好了,云承,没必要生气,他这不是已经被锦衣卫带走了嘛。”江幼宜用公筷夹了一筷子菜到李云承碗里,“来,多吃点,消消气。”

周元才当时没有跟造谣者一起被抓走,是下值前才被带走的。

“文松,我也要!”王砚秋眼巴巴端着碗。

江幼宜笑笑:“来,你也多吃。”她也夹了一筷子菜到王砚秋碗里,真是个小孩子心性,什麽都要争一争。她下意识扭头看一眼顾靖川,发现顾靖川虽然没端着碗,但也满脸写着期待,她只好也给顾靖川夹一筷子。

怎麽回事?怎麽突然就成幼儿园园长了?

顾靖川好奇:“文松,你怎麽知道是那个人散布的谣言?”江幼宜让他帮忙找人,只说找一直到现在没离开京城会试落榜的南直隶考生,也没有名字,他带着疑惑让护卫去找,没想到真能找到,而且就是散布谣言的那个人。

“恩荣宴那天这个人就在榜单下试图用言语挑起南北对立,当时他话里透露出的就是他是南直隶人,而且他那天没有穿进士巾袍,肯定不在中榜之列,他话语里矛头直指我这个殿试第三名,而恰好会试第三名的周元才也是南直隶人,殿试被我赶超没进一甲,所以我猜就是这个人在背後指使他。”

顾靖川赞叹:“原来如此,文松真是细致入微。”

“是啊是啊,我当时跟文松一起听到那个人在榜下胡言乱语,我都没有想到背後还有这麽多事儿。”李云承挠挠头,“当时光顾着生气了,还想直接上去跟他吵架来着。”

“我也不过是猜测,还得多亏了靖川帮我找到这个人,不然我没办法这麽快证明自己的清白。”谣言一定要在发酵起来之前澄清,不然等大部分人都知道了,他们只会顺着谣言往他们想要的方向揣测,对于当事人的澄清视而不见。

江幼宜端起酒杯:“来,靖川,我敬你一杯。”

顾靖川端起酒杯,跟江幼宜碰了一下:“文松,我们是朋友,不用这麽客气。”

他们此时正在江幼宜和李云承租的顾靖川家的院子里,这里距离翰林院很近,今天又解决了这样一件大事,所以四人来这里一聚。

酒足饭饱,顾靖川和王砚秋各回各家,江幼宜和李云承也各自洗漱回房。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