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怀川微微一笑,从御案上拿起一本书:“确实,常言书中自有颜如玉,果真不假,朕看这书中的江南女子温婉贤淑丶善解人意,秦淮河畔尤甚,朕身旁就缺这麽一朵解语花,所以朕决定即日啓程,亲自下江南选妃。”
御史一怔,随即激动道:“荒唐!这太荒唐了!陛下怎可随身携带这种书籍,实在是有失体统啊!”
“哦?这种书籍是哪种书籍?陈大人可是看过?”
御史陈少谦一噎,嘴唇张张合合最後还是没能再说出一句话,憋得一张脸通红,陈少谦旁边的官员死命抿着唇,肩膀一颤一颤不停抖动。
江幼宜瞄了一眼谢怀川手里的书,封面花哨,是市面上很畅销的一本□□,中间还有插图,不论是用词还是插画都颇为露骨,她之前为了解话本行情,也在书铺翻看过,故事中规中矩,文采很不错。
不过谢怀川还真有够放肆的,这种话本子也敢在早朝上亮出来,江幼宜不由担心,她这位上司真能敌过虎视眈眈的大皇子吗?
半晌,另一位朝臣出列,语重心长:“陛下,那秦淮河畔的乃是烟花女子,贱籍者如何能入得後宫,陈参政家的长女端庄持重,秉性温良,颇有才名,若能入宫为後,也能为陛下分忧。”
“朕意已决,朕就要去寻这画中的女子,朕走後朝中诸事都由内阁决策,退朝。”谢怀川一挥衣袖,拿着话本就走。
朝中诸臣都没来得及下跪恭送皇帝离开,谢怀川人就已经出殿了,大家唉声叹气丶摇头晃脑,纷纷感慨:陛下真是太任性了!
江幼宜收拾着笔墨纸砚,将朝臣的反应收入眼底,这些人对于谢怀川不选陈姑娘为後颇有微词,对皇帝出京却并不反对。
她视线划过裴瑾时多停留了两秒,许是因为刘以茗被流放,裴瑾被罚俸,裴瑾早朝表现得十分安静,就连陈少谦被怼的时候都没什麽反应,果然人就是不能做坏事,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她拿上东西准备去追谢怀川,裴瑾突然从她旁边经过,撞了她一下,轻轻留下一句:“傅大人,别高兴得太早。”
江幼宜捡起被撞掉的笔,这人有病吧?
因为这点小插曲耽误了时间,江幼宜赶到养心殿的时候谢怀川已经在批折子了,章时先她一步赶到,她用眼神询问有没有特殊情况发生,章时冲她小幅度摇摇头。
流放了一个刘以茗,裴瑾对她的恶意更大了,之前派人刺杀她的也不知道是谁,这潭水越来越浑浊,她看不真切,但惹不起,她还躲不起吗?
谢怀川下江南或许是一个机会,一来她可以暂避锋芒,二来她或许可以趁机去打探一下表哥的消息。
江幼宜看向谢怀川,默默打腹稿,思考该怎麽表达她想要一同南下的意向。
“有话就说。”谢怀川头也不擡。
江幼宜愣了一秒,说的是她吗?下一秒就对上谢怀川望向她的眼神。
她连忙上前单膝跪地:“陛下,臣愿追随您一同南下。”
章时愣了一秒後也一同跪下:“陛下,臣亦愿往。”
谢怀川扫了两人一眼,言简意赅:“允。”
两人异口同声:“谢陛下。”
谢怀川继续翻阅内阁递上来请安的折子,虽然这些折子并不涉及什麽大事,但打眼一看也能大致看出写奏折的人是什麽风格,从头到尾扫一眼,谢怀川在奏折上写下一个“阅”字,将折子放在一边。
继续拿起下一封,谢怀川目光一凛,此人的折子表面看是废话连篇,一会儿在怀念家乡,一会儿在忆当年进京赶考路上的不容易,实则暗藏玄机。
对方之所以递这封似是而非的问安折子就是为了掩人耳目,他如果现在突然去查,恐怕会打草惊蛇,谢怀川当即想到江幼宜编撰的那套参考书,开口问道:“傅卿,朕记得你对各地乡土民情颇有心得,朕问你,虞川在哪?可有梅雨季?”
江幼宜本身就有地理基础,之前为了编撰参考书,曾翻阅大量地方志,回答这个问题对她来说轻而易举:“回陛下,梅雨一般在夏季出现在江淮中下游流域,虞川在西北方,夏季降雨量不大,正常不会出现梅雨季。”
谢怀川陷入沉思,这封折子是青州同知递上来的,折子中所言与虞川丝毫无关的梅雨应是意指去岁青州暴雨,反复提及进京路上途径威虎山,感慨翻山越岭的艰辛,威虎山在西南,虞川在西北,从虞川进京不可能途径威虎山,那麽威虎山也是意有所指。
威虎山在峰峦叠嶂的西南并不出挑,山上既无寺庙也无道观,之所以为人熟知全因十几年前西南边军终于把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的土匪山寨捣毁,那山寨就藏身威虎山。
所以,青州的贪腐还与土匪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