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躁动于母腹中的婴儿这句话出自哪儿 > 第 51 章(第2页)

第 51 章(第2页)

“当今皇上爱屋及乌,封你父亲一品武职左都督,实为虚衔。但你父亲其实做的是……管盐的活。”

“盐?”沈瑶大为不解,问道:“怎麽个管法?”

“知道盐引吗?”

盐引是官府发放的食盐运销许可证,商人凭引支盐丶运输丶销售。盐的官方定价远低于市场价,商人低价购盐丶高价卖出,利润可达数倍甚至十倍。

永贞年间,盐引实行“折色法”,商人直接向官府缴纳银两换取盐引,无需运粮。

“贵妃受宠,皇帝常以‘赏赐’名义直接赐予沈家盐引,沈家盐引可优先从盐场提货。永贞二十四年,你父亲就获两淮盐引数万引,价值数十万两白银。”

“全国盐税年收入约200万两,沈家盐利约占其13以上。外头都说,沈家富可敌国。”

沈瑶心都在颤抖,接着妙娘问:“所以沈家真富可敌国吗?”

“哪能呢。”妙娘觑着沈瑶,轻哼道:“沈家通过盐引获利,需要四六分成。”

“六成利润便是你每月以送酒名义,运至宫内做皇帝私房钱,称作内帑tǎng;剩下四成利扣除人情往来的两成利,才是你沈家所获利润。”

“啊?”沈瑶觉得脑袋转不过来了,结巴问道:“这这这……居然是这样?可天下不都是皇帝的,他为什麽还要私房钱?”

“因为国库和内帑是有区分的。国库,又叫太仓库,由户部官员管理,来源主要是田赋丶盐税丶商税等税收,支出用于官员俸禄丶边防丶赈灾等公务。皇帝若要支取,需经过多层审批和会议讨论,常常受到官员制约。”

“而皇帝内帑多由宦官管理,来源是矿税丶皇庄丶抄家丶进贡,像後宫用度丶宫殿修缮丶皇家祭祀,多取自皇帝私人腰包,这些户部官员是不拨银的。”

沈瑶问:“那照你说说法,盐引利润该是国库所得,皇帝这麽做,岂不是侵吞国库资産?”

“是啊。”妙娘又道:“盐本就是暴利行业,盐运使官职更是肥差,民间常道‘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但这些与盐运使相比,都不足为道。”

“皇帝这麽做也属无奈,因为官僚贪污实在太过。皇帝若把盐全交给官僚集团管,国库所得盐利不足半,全被上上下下贪污。而交给你沈家,皇帝内帑能拿六成多。内帑虽说是皇帝私库,可若要发生战争,这些钱可随时由皇帝调配,用于救急。”

“毕竟钱捏在自己手中,比在放官僚集团手里好得多。你明白吗?”

沈瑶微微点头,看着妙娘道:“所以贵妃受宠,沈家受到官僚集团集体排挤打压,实为沈家替皇帝谋利,损害了官僚集团的利益,对吗?”

妙娘拉起她的手,轻拍几下道:“真是聪明,一点就通。”妙娘调侃她,“从小到大,你每次入宫送酒,没发现皇帝看你眼光分外亲切吗?”

沈瑶想象着画面,不由掩嘴笑道:“那可不是,送钱过来,谁不爱呀。”

*

西院勾栏,花满楼。

夜幕刚刚降临,楼外灯笼满挂,楼内人声鼎沸,室内宾客如云,觥筹交错。

二楼一间雅阁里,一男一女刚运动完毕,男人正在穿衣,一个小厮便在外敲门,往里喊叫,“大人,沈老爷来了,正等您过去喝酒。”

汪贞系腰带的手一怔,随即擡眸,大声回道:“老子刚喝完,不去。”

小厮再欲说些什麽,只是门外突然传来说话声,汪贞竖起耳朵,仔细一听,原是沈老爷在说话。他忙将衣服穿好,帽子戴正,大踏步走出门。

门“吱呀”一声打开,小厮恰好在掂量沈老爷给的银两,一时撞见自家大人阴沉的脸,他有些尴尬,忙道:“大人,您来了。”

汪贞“嗯”一声,让他下去,擡眸对着沈老爷道:“找我何事?”

“喝酒。”

汪贞无动于衷,沈老爷又道:“不止我,还有首辅儿子,都在隔壁,就等你了。”

一听说首辅儿子也在,汪贞脸色立马变化,沈老爷看在眼里,笑道:“汪都督,走吧。”

汪贞愣了愣,犹豫几下,还是擡脚过去,只是临走前,往里对着女人喊道:“你也一起来。”

海棠刚将衣服穿好,云鬓理正,便听到汪贞叫她陪宴,于是抱上琵琶,飞快走出门来。看见沈老爷,先行个礼,沈老爷夸道:“海棠姑娘真美人也!”

“老爷谬赞。”

几人遂一起来到隔壁。

酒席俱已备好,进来时,首辅儿子正抱着一个美人聊天,两人看见沈丶汪两人进来,忙起身行揖礼,沈丶汪又回礼。

简单寒暄语毕,三人依尊卑依次落座,海棠斟酒,另一个女子叫连翘,也跟着倒酒。

五杯酒倒满,海棠手执一杯,笑道:“几位大老爷,今晚既叫我作陪,那这第一轮酒,得我说了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