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躁动于母腹中的婴儿这句话出自哪儿 > 第 76 章(第1页)

第 76 章(第1页)

第76章

腊月二十,官府就要“封印”,也就是放年假,时长一个月。

本朝官员旬假虽少,但对于除旧迎新的春节,可谓十分看重。

宫内,备给各宗室勋贵丶文武百官的岁赐堆积如山;午门外,数十丈高的鳌山灯架高高耸立,只待元宵佳节“大显身手”……

国泰民安丶物阜民丰。

皇帝看着奏疏上各部官员的汇报,很是满意,眉宇间洋溢着喜悦之色,直到刑科给事中李谨文的奏疏呈上。

皇帝脸色瞬间转阴,哂道:“李谨文,重审案犯,倒是会赶趟儿。”

皇帝将其奏疏放置一旁,又另拾起几个,一本一本边阅边道:“阿谀奉承的丶这是找朕要钱的丶还有请罢免矿税的……全留中吧。”

几本奏疏全被扔到御案上。

皇帝倏忽叹口气,眼里早已布满疲惫。

司礼监掌印太监陈振忙递上茶水,小声谏言道:“陛下,喝口茶润润。”

“嗯。”皇帝接过茶水,温言感慨,“还是奴婢贴心啊,看看这些个臣子,哪个让朕省心。”

白瓷杯盖轻轻碰撞,发出悦耳的鸣唱,皇帝最喜听这种清脆声,每每这时,不管多烦躁,他总能心静如水。

皇帝心神是宁静了,可陈振丝毫不敢宁静。

贬文官褒宦官,乃大忌。

他忙双腿下跪,谨慎回道:“都是陛下教的好,奴婢们岂敢不报皇恩。”

皇帝垂眸盯着他,轻轻一笑,“快起来,别动不动跪下。朕知道你们司礼监夹在朕与内阁之间,差事不好当。”

”朕呢,身子骨又差,所以天下大事小事,都得依靠司礼监和内阁多多合作,将朝廷这个家治理有序,朕才能万安哪。”

一番肺腑之言,不论真情实感,还是虚情假意,陈振唯有将头磕的咚咚响以表忠心,“奴婢谢陛下信赖,万死难报圣恩。”

又磕,皇帝忍不住伸手扶他起身,笑道:“都说了,快起来。”

对于跟随数年的陈振,皇帝很是信任与依赖。

这些年,除财政与军事外的朝廷政事,几乎都是陈振这位“内相”全权处理,不论内阁如何变幻,陈振地位始终如一。

陈振是个好搭档,好大伴。

皇帝低眸喝茶,好一会又问道:“今年岁赐可有下发?”

陈振回道:“礼部已遣人陆续送出,想必这两日陛下恩典便会到达京中各处。”

皇帝轻轻颔首,赞道:“郭侍郎办事,确是深得朕心。太子何其有幸,能得这麽个好先生……”

说到一半,皇帝突然停下来,转而擡眸吩咐道:“将东宫节赐礼单拿来,朕再看看。”

皇帝坐直了身子。

今年东宫初立,而妖书横行,坊间谣言满天飞,此时东宫节赐,不免要额外慎重,才能掐灭流言蜚语。

皇帝翻看着郭铮横列的单子,金银钱币丶文房四宝丶珍贵书籍,此外多是些玉器珍玩。

他不禁摇头直呼,“太少了。”

于是朱笔一挥,礼单上又添置许多衮服丶冠冕丶玉佩之类贵重用品,皇帝又把早年珍爱的弓矢一并赏给太子。

“这样看着才好看些。”

朱笔搁置于御案上,与此同时,陈振的吉祥话一并传到皇帝耳中,“陛下拳拳爱子心,昭昭若日月之明,离离如星辰之行。国本安,社稷安,奴婢先祝贺陛下了。”

陈振弯腰作揖,皇帝看着忍不住揶揄,“太子这是给了你多少好处,这麽替他说好话。”

陈振低声笑了几声。

皇帝将单子递他面前,吩咐着,“东宫节赐,你务必亲自送去,再替朕带句话,就说戒骄戒躁,好生养德,其他的你看着再填补一两句,足矣。去吧,朕累了。”

“奴婢遵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